出身平民,从微末起家,对待每个人都是一个态度,并不会因为你是普通百姓就不搭理你。
也不会因为你是士族,豪族,就格外热情。
有个词叫做,接地气。
李然身上具备这种特质。
另外,曹操跟刘备身上也有这种气质,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曹操跟刘备粉丝最多的原因之一。
沮授提出建议:“主公,我们还需要三天左右才能抵达上谷郡。”
“以我之见,不如把上谷郡让了吧,直接让张邰退往渔阳郡。”
“跟鞠义会合,然后我们再与李文轩进行决战。”
若是许攸,郭图这两人在的话,肯定跳出来反对,那毕竟是一个郡呢,怎么能说让就让?
但沮授是正确的……
袁绍就算是能够在张邰落败之前赶到,最终也是跟李然匆匆决战。
本身就是士气不稳,兵马疲乏,肯定是胜少败多。
以空间换取时间,在渔阳郡好好整顿兵马,提升士气之后,再跟李然决战,更加稳妥。
至少一点,绝对不会出现之前的惨败。
因为有一个男人在渔阳郡,这个男人就是鞠义。
在对战公孙瓒的战争中,界桥之战是一个转折点。
随后还有龙狙之战等等,这些大战,不夸张的说,功劳全都是鞠义的,因为每次都是他为先锋。
而且,沮授也明白,在整个袁绍阵营中。
唯一一个能打了大场面,唯一一个有帅才之相的人,就是鞠义。
至于袁绍?
咳咳……
还是安心当个主公就好,上阵打仗,实在不是袁绍的强项。
这一点,袁绍自己也清楚。
所以,在沮授提出让出上谷郡之后,袁绍没有过多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派遣快马,通知张邰撤退,退往渔阳郡,跟鞠义会合。
而袁绍则是带领十万大军,转道,也前往渔阳郡。
李然一方,在占据代郡之后,没有过多停留,几乎是跟着张邰的屁股后面,也杀到了上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