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个屁啊。
袁隗跟袁绍,其实一直都在通书信。
他已经得知,兖州,豫州,冀州的一些太守,刺史,都已经做好了响应袁绍的准备。
袁隗怎么可能让董卓出兵?
而拒绝袁绍的人中,唯有李然,让袁隗最不爽。
既然你李文轩不识抬举,邀请你出兵,还不打算出?
袁隗就打算,先让董卓去找找李然的晦气,最好是干上一仗,削弱董卓的实力,那就更好不过。
董卓摸着胡子,皱着眉头,“李文轩?他的地盘只不过平顶山方圆几百里而已,能有多少粮食?”
“我倒是知道,他的钱财挺多,麾下也一直都有商队。”
“但能有多少粮食?”
“再说了,他麾下六万带甲兵将,我也不想跟他正面冲突。”
人家董卓也不傻啊。
从刘宏死后,李然就待在平顶山,什么事情也没参与,但不代表李然不强啊。
董卓麾下兵马虽说,但也要掂量掂量。
若是开战,他的损失,估摸着会在十万人之上。
得不偿失。
袁隗有些着急,赶忙说道:“仲颖你有所不知,我听说那李文轩现在有一种新粮食,产量高的离谱。”
“我听说,叫做红薯还是什么的,从没有出现过。”
“仅仅几千亩的红薯,产量高达五百万担,能供养几万大军。”
“而且,从去年秋收开始,李文轩就一直让麾下商队收购粮食。”
“我估计,平顶山现在的存粮,绝对是个恐怖的数字。”
“我们也不必跟他开战,我们可以用朝廷的名义去借粮。”
“看看那李文轩如何回复,再做下一步打算。”
董卓沉吟了一下,感觉可以。
送走袁隗之后,立马找来李儒。
“李儒,你带几个亲兵,速速前往平顶山,跟李文轩借些粮食。”
“刚才袁隗说了,李文轩的平顶山现在有不少存粮。”
李儒皱眉说道:“岳父,我觉得你不应该什么都听从袁隗的建议。”
“袁隗虽说有声望,也能稳住朝堂,但我觉得此人心术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