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4章
“这是必然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年轻人出门打工有了收入,再不想回深山的农村是很正常的。
车子七拐八拐,最后才到了深山村。
这名字,就取得相当的贴切。
四面都是山,一百多户人家稀稀落落的坐落在绿林之中,好些人家的土墙茅草屋已垮掉了。
“这家人是在镇上买房了;这家人的儿子媳妇出门打工,儿子出了事死了,儿媳带着孩子改嫁了,两个老人一年之内相继没了,绝户了。。。。。。”
每一个破败的屋子就有一个故事。
路过一家三间屋的土墙时,一个小男孩子端着碗坐在大门口的石凳上,鼻涕都要流进碗里面了,看见胡飞还没忘记喊“胡老师好。”
杜红英看看时间:早上十点零八分,这小孩吃的是早饭还是午饭?
早饭也太晚了点,午饭是不是又太早了点。
“他们一般吃两顿。”胡飞解释道:“下午两三点又吃一顿,天黑就睡觉,我们村是九七年通的电,也只有我家有电视但是没有信号,基本上只收得到一个台,小孩子们会来看,老人都不怎么走动了。”
这样的深山这样的日常,确实是留不住年轻人。
“小庆今天吃的啥?”
“豇豆焖饭。”
“有没有吃肉嘎嘎?”
“没有,爷爷说爸爸没寄钱回来,没钱买肉嘎嘎。”
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习惯了节约,给孩子灌输的思想也不同,杜红英听着这师生二人的对话,心里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