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是问题。
只要没有暗箱操作,就算有十个百祥制酒厂,宋思铭也不惧。
“主任,我认为公平竞争,不能只看价格高低。”
“同样的转让价格,或者是相差不大的转让价格,我们还是应该倾向于建国制酒厂。”
“潘厂长是原青山市制酒厂的技术骨干,青山醇这个品牌在他手里,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谭成义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道理。”
“确实应该综合考虑。”
郑元吉不住点头。
“那咱们就搞一个小规模的竞标?”
谭成义请示郑元吉。
“可以。”
“既然两个酒厂的负责人都在,那就今天竞标。把班子成员都叫到会议室,建国制酒厂和百祥制酒厂,分别出价,咱们以价格为基础,综合考量,最后,由班子成员投票,确定青山醇商标的归属。”
郑元吉分分钟给出解决方案。
潘建国来国资委之前,肯定没有预料到这个局面,必然没有准备,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打潘建国一个措手不及。
说完解决方案,郑元吉还问宋思铭,“宋乡长,你觉得合理吗?”
“非常合理。”
宋思铭微微一笑,回答道。
“那宋乡长,你先休息一会儿。”
“我们准备准备。”
郑元吉站起身说道。
“辛苦郑主任了。”
宋思铭也起身相送。
郑元吉走后,产权管理科科长肖光耀也退出谭成义的办公室,去准备竞标事宜。
办公室里,就只剩下谭成义,宋思铭和潘建国。
“宋乡长,实在不好意思。”
谭成义满脸歉意地说道。
是他让宋思铭和潘建国,过来签商标转让协议的,结果,又搞出这么一出。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