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肯于吃苦,早晚会飞黄腾达,当然了,前提得是有一个当唐王的爹。
不然你看跟田玉一起训练的那些士卒,大家吃的苦明明一样多,他们怎么没有得到提拔呢?
晚上,张良找到了田秀。
“唐王,你把部队都集结在下邳,是准备要让他们打仗吗?”
“说的不错,你猜猜,我们这次要打谁?”
田秀想考一考张良,这位可是武庙十哲之一,跟乐毅、韩信并列的狠人。
张良说道:“大王把部队集结在下邳,只能是攻打楚国,不过有一点我非常奇怪。”
“哦?”
“按道理来说攻打楚国,最好是从陈蔡南下,从陈蔡在可以直击楚国的都城,大王选择从下邳出兵,这是舍近求远。”
张良说到这里便不再说了,而是用双锐利的眼睛盯着田秀。
田秀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子房觉得,寡人是想做什么呢?”
唐王,这是想考我?
张良沉思了片刻后,说道:“大王也是善兵之人,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您把部队集结在下邳,一定不是为了进攻,而是防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楚国要攻打淮北,对吗?”
田秀缓缓点了点头,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狠人从小就牛逼,现在看来这句话果然不错。张良年纪轻轻,就能看出赵国的作战意图,其前途不可限量。
张良却严肃的说:“大王,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您把部队集结在下邳,这样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能瞒得过楚国吗?”
张良一句话,让田秀不禁一怔。
楚国大规模调兵瞒不过赵国,同样的赵国这样大规模调兵,也不可能瞒过楚国。
也就是说项燕很可能已经知道田秀在淮北布置重兵的消息了。
“子房多虑了,楚国那边并没有停止出兵的迹象。”
田秀还抱有一丝侥幸,按照他最先获得的情报,楚国并没有取消动员,主力部队依旧集结在寿春蓄势待发,也许项燕并没有收到田秀在淮北聚兵的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王,项燕也是一代名将,你觉得他连这种基本的判断力也没有吗?他真的判断不出您准备在淮北伏击他?明知有圈套,那还上来钻?”张良这几句话说完,田秀后背直冒冷汗。
“国与国之间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不管怎么隐藏都不可能逃过另一方的眼睛。项燕明知如此,还要动员部队,就只能说明……”
田秀反应过来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张良一怔,这句话好像在唐王写的话本里出现过,唐王把这句话拿出来,倒是很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