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斥候过来说:“杨将军那边有使来。”
不久,沈鸽到了杨端和的大帐。
两人见面先是相互寒暄了一番之后,杨端和拉着沈鸽坐下。
然后杨端和才问:“沈将军,大将军遣你来,是不是准备要攻击垣雍?”
沈鸽点头:“大将军要我佯攻垣雍,看能不能把魏军引出来。”
杨端和点了下头,又问:“按照沈将军来看,你觉得垣雍好打吗?”
沈鸽摇头。
杨端和又说道:“如果不把垣雍打下,我把大军开到大梁与大将军合并一处,将军以为我们能攻下大梁吗?”
沈鸽依旧是摇头。
大梁的坚挺程度,不是多几万人就能打下的。
按照先前邯郸站的经验来看,魏军如果死守大梁,赵军就是以举国之兵来攻,三五个月也是打不下的。
杨端和说道:“看来那就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沈鸽看着杨端和,想听听他有什么高见。
杨端和把铁牛山之战的情况说了一下,说道:“沈将军,垣雍虽然说是不好打,但荥口的周市已经受到我们重创,本来靠我自己去打荥口还要费一番功夫,但你来了就不一样了,要是你我合兵一处,荥口不出十天就能拿下。”
沈鸽听了以后大喜,垣雍和荥口都临近河水,赵军要是能拿下荥口,即便是没有垣雍,照样可以放水淹城。
沈鸽当即点头,与杨端和商定合兵攻打荥口。二人迅速整合兵力,朝荥口进发。而垣雍这边,朱亥见赵军迟迟未攻城,心中疑虑渐生。他派出多批斥候,探查赵军动向,很快得知赵军主力已转向荥口。朱亥大惊,深知荥口若失,大梁危矣。他顾不上与晋克的仇怨,立刻修书送往大梁,恳请晋克出兵救援荥口。
晋克收到书信后,权衡良久,最终让人回了一封信给朱亥。
朱亥收到回信以后也是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晋克这封回信通篇都是废话,只有最后一句是关键:“将军距离荥口较近,请将军先率兵去救,援兵旦夕可到。”
“他妈的晋克这狗杂种,说得倒轻巧。这种情况,本将拿什么去救荥口?”朱亥气得飙脏话了。
他手上的兵力只能勉强守住垣雍,哪来的多余兵力去救周市?
他要是出兵去救周市,搞不好会重蹈铁牛山之战的覆辙。
朱亥提起笔又给晋克写了一封信。
晋克回信很快,依旧是说让朱亥去救荥口。
一来一回,两人扯皮了很多天,时间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初。
天气已经很冷了,河水很多地方都结了冰。
朱亥正站在城头上遥望着东方,等待着晋克的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