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复之一滞,强辩道:“围城是副省级城市,我侧重一把手驾驭全局的能力。”
陈晓卫点到为止,并不多言。
之后宋阳、凌金森、陈晓卫依次发言,场面票数比较分散,其中围城方面是:
张桥两票;蓝京三票;王士杰一票,蓝京暂时领先一票。
伍潭方面是:叶添明两票,张恒两票;吴冺两票,平分秋色。
现在剩下排名前五位的重量级常委没表态,即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
换在十年前就是常委预备会成员,事先开个小会就能拍板决策,然后提交常委会走个流程即可。
轮到叶强,毫不犹豫投给蓝京、张恒,这样他俩分别以两票和一票领先。
王要武本来不愿参与投票,江海却说提名名单出自组织部,这会儿你代表自己,两者不矛盾。
无奈之下王要武在围城方面投给王士杰,这样使得张桥仍有反超蓝京的机会,但至少场面上没反对蓝京;伍潭方面则投给叶添明,与季龙井保持一致。
“哦,要武部长不支持组织系统的吴冺同志么?”凌金森刺了一句,“这样说来吴冺同志能突出重围也真不容易。”
一直以来省委组织部严格控制省城干部提拔重用,说把名额让给偏远的、条件艰苦的地区,为此凌金森耿耿于怀。
王要武软绵绵道:“用江书记的话讲,提名吴冺同志是组织程序,我赞成添明同志是个人意见。”
凌金森冷笑数声,却也没继续说下去。
如此一来围城方面还是蓝京领先两票,伍潭方面则出现叶添明与张恒平局之势,吴冺也只落后一票。
何朝迅轻咳一声,道:“今天会议在人事议题分歧如此之大,我感到很意外,也很困惑,提名的六位同志……当然都是党内好同志,但综合评价和整体正绩我觉得一目了然,差距……不可能象投票这样咬得很紧,到底什么回事我想不明白……”
陈晓卫针锋相对道:“站在朝迅同志角度暂时想不明白是正常的,因为过去都习惯于按某种不成文或默契方式选拔干部,往往常委会还没开外面已传得沸沸扬扬,最终小道消息与官方公示一模一样!这回朝迅同志困惑,外界也很困惑,站在我的角度讲,希望这种困惑延续下去,因为常委会才是决定决策的权力机构!”
“晓卫同志这样说,好像含沙射影我是小道消息传播者似的,我不接受被扣这个大帽子!”
何朝迅沉下脸道。
宋阳赶紧出面打圆场:“朝迅同志别误会,晓卫意思是每次常委会前沟通协商过程中容易走漏风声,当然在所难免,拿今晚议题来说外面同样有小道消息,只不过版本不一而已,哈哈哈……”
季龙井则道:“请朝迅同志发表看法吧。”
他觉得何朝迅就这点不好,动辄喜欢指点江山,总想在道理方面压倒别人。
何朝迅道:“我支持张桥和张恒两位同志!”
季龙井眉头微皱旋即又松开,应该意料之中,只不过还是有点失望,围城方面投给张桥是事先达成的协议,何朝迅没爽约;伍潭方面局面复杂,张恒和吴冺私底下都与何朝迅有点瓜葛,且金河系不愿伍潭系大本营势力太盛,故而出于策略考虑宁可将票给张恒,保留与叶添明对抗的机会。
真是精于算计的大师。
略加思忖——其实根本没有选择,季龙井道:
“张桥同志在陆泊主持工作期间,正是城市经济腾飞、各项工作全面开花的黄金阶段,与此同时张桥同志还培养锻炼了一支能吃苦、打硬仗的干部队伍,三年以来交流力度最大,交流数量最多,党建工作、组织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因此,我对张桥同志提拔围城市委书记充满期待!关于伍潭市委书记人选,个人认为当前该市主要面临的难题倒不是经济,它家底子厚,工业基础强,具有经济大市的韧劲和厚度,它的问题是文化和格局偏小,在向心力、影响力等方面没法跟金河抗衡,因此需要深黯党务、善于做思想工作并熟悉当地情况的领导紧抓机遇打开局面,学习碧海、东吴海纳百川的心胸气度,基于伍潭资源优势打造本土新文化、新风范,综合这些方面考虑,我支持叶添明同志!”
一番话娓娓道来,入情入理,到底省长就是省长的水平,不服不行。
至此围城方面张桥和蓝京均为四票,王士杰两票提前出局;伍潭方面很巧同样如此,叶添明和张恒同为四票,吴冺两票提前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