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叫李纨带着探春和宝钗,把家给管了起来。
王夫人拉着薛姨妈的手:妹妹放心,我疼宝丫头的心跟疼宝玉是一样的。万万不会耽搁了孩子。
便是说,若是不能进宫,这不是还有宝玉呢吗?
这却真不是薛家想要的。
薛姨妈气的直抹眼泪,又问薛蟠的去向:大爷呢?
薛蟠在宁国府这边呢。贾珍把族里的爷们都叫去,横竖给娘娘省亲预备下的东西多了去了,这些东西不用,难道还要藏着不成。
什么戏子杂耍,什么山珍海味,什么美酒佳肴。这些都是提前预备好的,做好了娘娘在家住一个月的准备所预备下的东西。
那时候想着,得叫娘娘在家的每一天,玩的都不一样,吃的都不带重样的。可不是尽着天下有的,都给采买了回来。
这买进来了,哪里有再卖出去的道理?
于是,一家子爷们关起门来,猜谜行令,百般的作乐。贾琏和薛蟠都是贾珍的座上客,有的乐,谁还管以后如何?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架势。
如今薛姨妈找儿子,香菱又哪里知道这位爷去了哪里,只摇头说是不知,见婆婆的面色不好,才又道:只怕去了东府里,倒是听见外面小厮说了一句,说是珍大爷有请呢。这娘娘才省亲完,许是有什么事也不一定。
薛姨妈就气道:你如今也是正头娘子,很该管一管他才是。
香菱抿嘴低头,却不知该如何说才是。
亲娘老子都管束不了,她又如何管的住。
还是宝钗说:妈只说嫂子做什么?妈说的话哥哥都只当耳旁风,嫂子难道是能辖制的住他的人。说着,就给香菱使了眼色,叫她先出去了。
等人出去了,薛姨妈才露出几分恼怒之色:都是你哥哥那什么恩人,出的是什么主意?娶了个她回来,竟是半点也不能辖制人的。你哥哥这样的,就很是得要个厉害的媳妇,能管的住她才是。
香菱本是端着茶要给婆婆小姑子送的,如今在外面猛不丁的听了这个话,就背过身悄悄的退出去了。想着偶尔回娘家,陪着娘在小院子里过的清净日子,竟然是向往了起来。哪怕是富贵荣华,可这无一日顺心的日子可过,又有个什么趣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打丫头:去我家去瞧瞧,上次回去母亲有些咳嗽,不知如今可好些了。她给了一小块银子:顺道在路边买一筐子梨,给母亲送去。那个东西熬成梨膏,最是去火止咳。
梨就是路边卖的最普通不过的梨,小小的篮子里拢共也只放了五个。
封氏也是大家子主母,一看这情况,哪里不知道闺女的日子过的是极为不顺心的。她的眼泪哗哗的往下流,哭了一场,到底是收敛住了。又提着这些东西,直接上了清虚观。
甄士隐看着封氏带过来的东西,叹了一声,只道:你稍等一等。
回来的时候,便递了一个增运符过来。
封氏不解:拿这个给闺女?
甄士隐摇头:你糊涂。拿着这个,只说送礼,也好进那门第。你进去就问问闺女,若是日子不好,可愿意归家。若是愿意归家,便归家就是了。这事,只我请了张道士去办,薛家必是肯的。把闺女接来,若是将来没有合适的姻缘,就收养一个族里的孩子,好好教养,老来未尝就没有依靠。
封氏将东西收到手里,默默的点头。宁肯叫闺女在家清茶淡饭,也不愿意在富贵膏粱之家受这样的磋磨。
她答应了,去了之后又花了两千个钱里外的打点,才见到了闺女。原本是送礼的,如今却不见亲家母。人家压根就没回院子来,只说是陪着贾家的老夫人说笑呢。
封氏也不觉得被冷待。倒是刚好有机会,跟自家闺女说说话。
母亲这么一问,香菱的眼泪就下来了:若是能我宁肯一辈子守着爹妈,送了爹妈百年之后,哪里的姑子庙不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