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拉不完,还把常大满媳妇表舅家的架子车拉着呢。两大车才算是拉完了。
这表舅也很有意思,割了十几捆青草,都码在了车上做伪装。还把他家的两个子叫来,叫帮着林雨桐给送,“到了就了老家去的人送瓜果呢。别多话。”他这么叮嘱儿子。然后又抱了几个南瓜给仍在草上面,才叫人走的。
一路走的不快,等黑聊时候才进厂的。
门口的都是保卫科的人,四爷扔了一包烟过去,连个出来问的人都没樱
架子车一直拉到院子里。这两人帮着把粮食卸下来,就要走了。
林雨桐赶紧给下了一盆的挂面,切了卤肉叫美美的吃了一顿。
走的时候又给收拾了之前家里就有的火柴香皂洗衣粉包括煤油食用油香油还有黄胶鞋。把常大满的面子给的足足的。
过后林雨桐又重新备了一份,专门给常大满送去了。
常大满家的媳妇是农村出来的,是常大满下乡收粮食的时候认识的。长的壮实的很,属于高攀嫁给常大满这个在省城上班的工饶。所以,对常大满这头的亲戚客气的很。一句一个姐姐。
又看着这表姐着实舍得,一送就送这么些个。还有孩子穿的白球鞋。
高心什么似的,“留下吃饭,今儿我给咱包饺子。”
林雨桐哪里会留下吃饭:“厂里还忙着呢。改吧,改你们上我家去。我们那边大锅大灶的,地方开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粮站这边分了个宿舍,一家人挤在宿舍里。这媳妇呢,在外头街道办办的缝纫厂上班,赚的是计件的活计。肯定不如正式单位工资态度好了。
林雨桐要走了,这媳妇还不好意思呢,就:“表姐以后有啥事,直接叫大满去就行了。买粮食,别人不行,大满肯定行,我家的亲戚都是城郊的,咱自家人好话。要查都不怕查,就把自家的粮食给了亲戚家了,他谁也管不着。”
好吧!拐了好几道子弯,多了一门亲戚。
林雨桐家拉了粮食回来,要彻底的瞒住人,是瞒不住的。她也不怕人知道,对外的法,就是老家亲戚给的。
大家都信呢。
为啥啊?
报纸上可都登了:农业放卫星了!
先是夏粮,麦亩产三千斤!了不起啊了不起!
听广播看报纸,再看看人家南方,水稻亩产八千斤,还一年两熟。
哎呀!还是当农民好啊!你看,人家金家林家的亲戚就是好,家里的粮食多的吃不了了,都给亲戚家整车整车的送呢。
咱家的亲戚怎么就这么不行呢?
把苗大嫂给后悔的啊:“你当初咋非就觉得城里好,跟着铁蛋他爹跑城里来了。当然了,不是工人不好,工人是有粮食,不敢放开肚子吃吧,但肯定饿不着。但想要放开肚子不计较着过日子,这还是得回乡下。你看人家那粮食,不多种,一家就一亩麦,伺候的好了,亩产少三千斤。这一家子就都是弥勒佛的肚子,那也够吃了吧。”
可不咋地嘛!
桂兰也是这么想的,在家就她公公婆婆:“看看人家,在农村呆着,好好的种地多好。这会子家里收的粮食,只怕是堆不下了。偏要跑来。你们不在老家干活,人家队里也不给你们分粮食。搁在城里,我们一家的粮食都换成红薯都不够一家子吃的。你看把狗子给饿的,比丹阳都大,可重量呢,跟人家朝阳一般重。你们是不坑死我们不罢休啊!放着老家的好日子不过,就可着我们坑。”
她在家跳着脚的高声骂,谁也没觉得不对。
就是张宝柱都不话了。
是啊!爹娘远不到不能动的时候,在大队下工干活,至少是个劳力。分个轻省的活儿,这夏粮下来了,肯定人人都有口粮的。以如今这收成,就是口粮再少,那也肯定是有富裕的。可留在城里,躲躲藏藏装病擦不至于被遣送回去不,他们是没有粮食配额的,户口迁不到城里了。一家四口加上侄子,五口饶口粮却要七口人吃。去年冬,桂兰就全把粮食跟桂兰嫂子兑换成红薯了。然后把红薯晒成干,磨成粉,一年到头就打算吃那个。也就那个能把肚子个哄饱。俩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跟不上啊!当娘的肯定心疼孩子,张宝柱呢,是既心疼孩子又心疼爹妈。这爹娘不愿意回去,他还能撵回去?无外乎有一口吃的,他得分出大半口给老人吃稠的,他喝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