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起来就不想了,这回再换自己肯定能给记住了。到时候再吧。
就这十张面额的钱币,摆在丹阳的面前叫她认。
丹阳一脸的莫名其妙:“我认字的!”
钱上都写的呢嘛!
哦!对了!人家现在是学生了。
别的孩子没有基础,她是有基础的,因此,对于她而言,学的并不是很困难。发书的第一,一回来就拿着课本兴冲冲的念:“第一课……开学……开学了。”
念到这里,林雨桐就听着,看开学了怎么了?
然后没有了,她翻页了!
第一课就这三个字:开学了。
“第二课……上学……我们上学。”
进步了,是四个字!
好吧!林雨桐淡定了,人家课本就是这样的。
“第三课……同学……学校里同学很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嗯!这一课的字数多了一点。好像一课比一课的要求记得字数多了一点。
林雨桐觉得这么下去这孩子的学习不用太担心的。
但是很快的,问题出来了。
丹阳爱念书,每放学回来都对着朝阳念书。什么‘国庆日,开大会。大家欢呼m主|席万岁’,什么‘马来了!马来了!你到哪里去?我到b京去。你到北京做什么?我要去看m主席。’‘我们要做m主席的好孩子。到了九岁,我们要戴上红领巾。’
她每对着朝阳念,朝阳到了学话的时候了,然后猛地一晚上,这子话了,叫的第一个人不是爸不是妈,他在:“mao……mao……”
问题他的这个口音啊,跟丹阳念课文的口音是一样的。
丹阳念课文什么口音?
她老师是什么口音,她就是什么口音。
就是这么神奇。
想象中的用普通话念出来的朗朗读书声是不存在的,每个初学的孩子都随着老师的口音,发着连大人都觉得绕口的音,跟着老师学认字。
没有拼音,还没有推广普及普通话。于是,就这样了!
丹阳见她妈的眼神神奇,就问了:“怎么了?我念的不好吗?”
还好……吧?
只能这么了!
而且学的也是繁体字,一笔一画的学,算是很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