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王咬牙:父皇到底是父皇,他敢把禁卫军大权交到本王的手上,只怕早就算到了这一点吧。
此人点头:但话返回来说,如果您一开始不冲着东宫去。咱们一力只朝着宫里,您说,禁卫军是否会全力配合呢?
武安王脑子里灵光一闪:你是说,东宫只怕正等着本王
此人说了一声‘是’之后才道:东宫一直没动静,太子是如何想的,咱们不知。但那位太孙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他就真的什么都没动作。明知道东宫的头上悬着一把利剑,却丝毫没有动作。这可能吗?
不可能!
此人见武安王满脸的认同,这才道:人家那是等着,等着他顿了一下,才道:说句大胆的话,东宫就是等着殿下做这个谋逆之臣呢。人家谋划的就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事。如果殿下真冲着宫里去,禁卫军不仅不是阻力,只怕还是助力。
意思是蒙家会暗示禁卫军配合武安王行事。
武安王的后背就有些凉,是东宫应该就是这么想的。
这人又道:明知道彼此都谋划的是什么了,但如今却都已经成了箭在弦上,不得不了。
武安王又点头: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父皇都知道的。咱们不动,父皇也不会手下留情。这条路是一条必死之路。
此人就道:王爷所言极是。那是一条必死之路。可一力拿下皇宫,却有五五之算。如果能赶在东宫动手之前,从皇上手里拿到废太子诏书,那事情便成了八成。要是再利索点,拿到王爷的继位诏书,那这事便成了十成。成王败寇啊,只要事成了,那您便是王道。太子便是乱臣贼子。
武安王眉头一挑:这话有理。
这人又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道:就算是咱们晚了一步,天不遂人愿。东宫占了上风。可是王爷您别忘了,皇后还在呢。只要皇后娘娘在,太子殿下就得多顾念一分。所以,这个局,哪怕是败了,对于您而言,也不是非死不可的局面。
一条是必死之路,一条是不管输赢都有活路。
这根本就是一条不用选的路。
武安王一把抽出佩剑:既然如此,诸公可愿随本王一战?若是老天有眼,将来本王与诸公共坐这江山
今日,京城的雪极大。
能不出门的都窝在家里,街面上清冷的很。铺子开着门,可光顾的客人却少的可怜。只街上的一两处热茶热汤铺子,瞧着人来人往,还有几分人气。
蒙放就坐在一家羊汤铺子里,戚还坐在他对面。两人桌上一人一碗羊汤,一盘火烧,几个羊蹄子。一人一顶厚厚的毡帽戴在脑袋上根本就没摘下来。不大工夫,外面又进来一个差不多打扮的。
戚还眼睛一亮,低声道:来了。然后高声叫:掌柜的,再添一碗汤来。
掌柜的吆喝着过来,粗陶碗里一股子奶白的汤,又端了刚出炉的火烧过来,几位爷慢用。
林谅坐过去,端着汤就喝,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
蒙放低声道:离军营最近,从店后门出去,到禁卫军营地不过一盏茶的时间。
林谅这才微微点头:殿下叫在下传话给蒙将军。
蒙放坐直了身子:殿下有何吩咐?
殿下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林谅说完就低头,不再言语。
蒙放却在思量这句话,这是说叫自己听从武安王的命令?
多咂摸了两遍,蒙放点头:殿下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