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各地驻军的情况简略呈报。四爷又做了表格整理,从这里很容易看的出来,各地吃空饷的情况异常严重。
林雨桐就皱眉:要是我没记错,前几天御史台的巡查使才回来。奏报上的内容什么都有,唯独没有涉及人员不足吃空饷。
现不了问题,各方面的原因都有。四爷从边上‘情报’一类的档案中又抽取了一份递过去:相互拆借,应付朝廷的督查,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林雨桐又将这份调查看了一眼,心里直冒凉气。
长安道本该是两万的驻军,结果实际人数不足五千。从朝廷领着两万的军饷,应付朝廷督查之时却从咸城白城明州等地借调人手。
也就是说,在各地出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情况,很常见,且无人对此以为罕。林雨桐慢慢的将档案放下。
四爷接过去放回原位:这些事我都搜集好,连罪证都是现成的。只等着时机成熟就可办了。这其中的弊端显而易见。果不其然,这地方真出问题了。
驻兵里混进几千人进去,只怕真是悄无声息。
林雨桐后背都出冷汗了,她叹了一声:看来,那个玄机道长说的没错,林家这气数,真该到头了。
这便是朝廷不下饷银引的恶果。
当兵吃皇粮,都是要活命的。说到底,是朝廷之前压根就养不起那么些兵。
四爷就说:就从工部这个案子往下查。不怕事情大,就怕事情不大。
两人正说着话呢,明凡进来禀报:林谅来了,说是有急事。
林雨桐招手:叫进来吧。
殿下,您看看这个。林谅进来没来得及行礼,先拿了一封信递了过去。
林雨桐接过去看了看蜡封,然后又递过去四爷。
四爷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才点头:没开封过。
说着,伸手就要拆。
林雨桐哪里敢叫他拆这种来历不明的信件,赶紧接过来一把给撕开,十分粗暴。
里面只有四个字:丑时,东山。
林雨桐将信塞给四爷问林谅:现在什么时辰?
亥时过了一刻左右了。林谅这么说。
时间还来得及。
林雨桐就道:这人还算的挺准。时间卡的刚刚好。
四爷就说:走,我跟你一起去。
林雨桐赶紧道:这半夜出城,动静小不了。你得去一趟东宫,还得请阴太师在皇上那边支应支应。
四爷就似笑非笑的看她:把嫌弃自己说的这么委婉,真是难为她了。
林雨桐心虚,利索的溜了。
别的地方带着他也无所谓,主要吧,东山那地方有点邪性。对方来历又不清楚,她自己脱身方便,但带着四爷,紧要的时候真不太好办。
又是巫术又是道士的,邪性的事这么多,小心才不出大错。
四爷还没来得及交代一句了,林雨桐已经窜出去了,不过风里留下一句话:我带着五蠹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