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说的时候都会说:哎呦!看这老太太的福气,这么多人给挂红呢。
这是长寿且子孙繁茂的象征。
好些人就说,福禄寿喜四样,小老太这辈子占全了。是一等一的有福之人。
又有人说,人家积德啊。不由的想起当年捐款的事。
林家成拄着拐杖来了,瞎子爹林家娘,专门从省城回来,按照辈分,老太太给他们养了孩子,是恩人也是长辈。披麻戴孝不过分。
如此一算,穿白的,带红的,满满的一院子。
齐家也来凑热闹,一个个穿着丧服,乌泱泱的一大群人,屋里跪不下,就跪在巷子里。
不少人私底下就说:这后辈有出息了,这上赶着来当孝子贤孙的就多。
说的就是齐家这样的。
还专门找人给四爷和林雨桐捎话,说是齐家坟里有老太太的地方,叫把小老太给葬过去。
才不!
就跟蔡姥姥挨着就行,俩人还能做个伴。老二就在跟前,随时都能照看坟场。有个四时三节的,就算是赶不回来,也有人给烧张纸。
从第二天开始,来祭奠的就络绎不绝。从镇上到县上到市里,跟林雨桐和四爷有关系的没关系的,以集体的身份的,以个人的身份的,人就没断过。
车多的得专门安排交警指挥交通了。
光是花圈把整条巷子靠里头的位置堵了一半,每天还在增加。
啥叫牌面?啥叫场面?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就说,好几十年,都不见这个热闹劲了。
放电影,就在英子饭馆门口,那里挨着大路,门前空地又足够宽敞。昼夜不停的演,也不管有人看没人看,因着这都是别人送的。图就是一热闹。
等到入殓了,英子就说,要不要添点金饰?
林雨桐摇摇头,没给添金饰,只把老太太一直保存的那颗子弹放在她的手心里,叫带着去了。
等到棺木合上,要出丧入葬了。
来帮着抬棺的几百人个都不止,把老太太的棺椁是举在头上一个个的往过传递着往前走的。谁家有过这场面?
根本不用抬,人乌泱泱的从家里能排到坟场去。都举着胳膊托着老太太。
清宁心说:我再也不嫌弃老家的人事多了,真的!别看平时麻烦了点,真到了事上,就显出来了。你把人家的事当事了,人家把你的事也当真的很。
就是一直不待见的大伯母和五婶子,到了事上,那也是不含糊。来回的招待女客,跑进跑出四天四夜的事,基本每天都是打个盹,醒来就去忙了。
别看披麻戴孝的多,可这里面没一个跟小老太有血缘关系的。都是些没丝毫血亲的人。
就是养了林雨桐,然后看着清宁和清远俩孩子长大了。
眼泪也只有他们掉的才是最真诚的。
可明知道别人都是假的,可这心里还是舒服。还是想着,把老人家最后一件事体体面面的给办了,叫她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