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省城,有空跟孩子四处转转的。
转了一圈,这孩子选了一个离家不是很远的村子,那村子二三里的范围内,正在盖学校,市区的大学像是要朝外搬迁。她选了一个中间点。
其实周围还是农村嘛。
但谁也不是傻子,房价也不便宜,找到个卖的,可开价就八千。
她没这么多钱。
院子的房子盖的再好,她也不住。
最后找了一个房子早就破败的,草房土墙的人家,这家的房子也卖,要价三千。是老两口的房子,两人没儿没女,自己都七十多了。平时养着几只羊,在自家地里盖的一间小砖瓦房里住。这院子以后也没人继承,房子肯定也都不会再盖了。卖一把钱,够他们养老,就拉到了。
要是讲价钱肯定是讲下来的,但清宁看老两口那样,最后啥也没说,只跟林雨桐说:“妈,借你一千块钱。”
她只有两千多一点。
手续的事情,摆脱给林玉健看着慢慢办。
她带着孩子看了在这边的爹娘,那边谈的差不多了,林雨桐才现身。
其实,县里的条件就是没有条件。只要人家肯设立一个分校在那边,啥条件都能答应。
而周扬呢,这次也沾了便宜了,分校建起来,他就是校长了。
在高校内算是走上管理层了。
林雨桐把想办法买来的野兔都给老师留下了,“知道您好这一口,剥洗干净的,您冻在冰箱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冬天的时候农村的青年爱逮兔子。有的还养了细狗的,这也是托老三找人弄来的。
如今能有啥野味啊,就是野兔子还能逮到。
可秦国就是觉得林雨桐用心,学校那么多基地,都在荒郊野外,野兔多的是,可谁都没想着给自己弄了送来。就桐桐最用心。除了吃的,这一年四季的衣裳,这些年了,他就没另外置办过。去啥场合的都有。
你说这样的学生,可贵不可贵。
每次出差,跟老伙计们在一块的时候,他觉得最值得炫耀的就是这件事了。
“听说你们引资呢……”秦国给了林雨桐一个名单,“这些当年都是我的同学朋友,如今也都是华侨了……说我的名字,他们不会吝啬的……”
这都是人脉。
林雨桐知道这份名单的重量,郑重的接了,“不会叫老师难做人的。”
从省城回来,事情就多了。
开会,天天开会,就是为了专门成立的这个开发区的事。开发区如今就有两个大项目,一个是高校的分校,一个是农业科技园区。林雨桐作为参与者,就说了,咱们应该将图书馆,留住科技人才的实验大楼这些基础设施先建立起来。同时配套设施得有。比如学校,医院,市场等等。
最后这个一句那个一句,其他的都通过了,市场这东西最后讨论成批发市场。
整个县城没有成规模的批发市场。
这个提议很好。
有了批发市场,人气就上来了。
这消息一散出去,急着要买批发市场门面的人,到处打听上了。
连老二都亲自来了一趟,“要是有合适的门脸,价钱还说得过去的话,我都想买两间。将来给俩孩子一人一间,守着铺子就有饭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