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儿面色一变:“看啥看,贵人语迟!人家包公五岁才说话呢?咋了?”
包公是不是五岁才开始说话的,这个不可考证。
但还在现在说话不利索,到底是因为本身属于话语迟的那一类还是属于遗传性因素导致的话语迟,那要万一是孩子的耳朵哪里出了问题呢,是不是?
认真对待,宁叫枉了,别叫误了。
这才是做父母该有的态度吧。
这孩子林雨桐从来没抱过,本来想接过来偷偷的瞧瞧的,再不好,再讨厌这两口子,也跟下一代无关吧。
结果李仙儿抱着孩子就下坑,拉着脸蹭蹭蹭的就走了。
金大婶心里存着疙瘩,晚上的时候,就偷偷跟金老头说:“……不能是真有毛病吧?”
这谁说的准呢?
金老头被闹的一晚上也没睡着,辗转反侧的。早上起来,金大婶就塞了二十块钱过去,“给老大送去,有毛病没毛病的,先叫到医院瞧瞧去。”
那两口子过的,如今也是兜里干干净净没有几个子。
钱都递过去了,金大婶又抽回来,“还是我亲自去的好,那俩个,不靠谱……”
于是,清平送过来给小老太带了。
金大婶这一去,金老三就必须跟着去。要不然怎么办?老大两口子骑自行车,叫自家老娘走着去还是跑着去。
得了!耽搁一天时间,开拖拉机送去吧。
那何小婉也说要去,“孩子叫我妈看着,我可长时间都没去县城逛逛了。”
那就去吧。
底下铺着小麦的秸秆,上面加一床褥子,人往上面一坐,被子盖上。老三心疼自家老娘和媳妇,给车帮子上插上木棍,绑了塑料的棚子在上面,避风的很。
一路上开的也不快,省的风大叫后面坐着的老的小的受罪。
去了医院,直接就找了凤兰。其实去儿科直接找大夫就行,但金大婶就觉得熟悉的人推荐的比较好。
凤兰特别热情,拉着金大婶是婶子长婶子短的。
带着去找了一个老大夫,也不用挂号,过去就直接给看了。
得出个结论:幸亏来的早,要不然真得耽搁孩子最佳的学习说话的时机了。
怎么的了?
胎脂堵塞耳道,直接影响孩子的听力了。
这要是在医院生,一生下来医生就会做必要的检查,当时就处理了一点事都没有。
就是在家里生,那经验丰富的也不会说弄出这样的纰漏出来。
可这清丰是在什么情况下生的?
非闹的去县医院,然后给生在路上了,就在老三开的这辆拖拉机上。
李芬芳那接生的水平,远不如给人做流产的水平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