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下书网>舍弟诸葛亮 > 第645章 讳败为胜方能稳住朝廷(第2页)

第645章 讳败为胜方能稳住朝廷(第2页)

“老将军稍安勿躁,经此一战,曹仁必不敢再贸然举动,再有最多十日,关将军的扬州援军就能赶到了,到时候再考虑下一阶段的战事不迟。

这几日,你们便好好休整,恢复体力调治伤兵,且待西边霍仲邈那边传回佳音即可。”

……

诸葛瑾代表刘备封赏了黄忠和其他立功诸将,也大大激励了一把刘备军上下的军心战意。

刘备军一时士气高涨,求战心切,似乎只要曹操敢来,他们就敢连曹操本人都打败似的。

刘备身在宜城,也是大摆宴席庆功了好几天,每每喝醉了,就向身边的人感慨:

“子瑜久不历战阵,孤还当他这些年,已经醉心于天下大略、将来为我大汉革故鼎新,扫除积弊。

没想到,子瑜的应变将略之能,还是不减四五年之前,甚至愈发炉火纯青了。幸好孔明在平蜀的这三年里,也颇得历练长进,能独挡关西。

他们兄弟,真是……天下之大,古今之久,也难再找到古人形容。”

刘备很想整几个词儿,形容诸葛瑾诸葛亮兄弟的不分伯仲、一时瑜亮,无奈他文化有限,实在是整不出合适的词儿了,也找不到古人典故来类比。

不分伯仲?人家本来就是亲兄弟伯仲好吧!这词儿不能这么用。

至于一时瑜亮……人家也本来就是瑜亮。

刘备竟有一种类似于“《诗经论语作者不知道如何引用成语”的痛苦。

写经的人,永远是寂寞的。因为他们要负责为一种语言文化、创造原始初代的成语。

诗经里每一句四字短语,都是后人的成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论语也是。

诸葛兄弟这几年不断创造的新历史,也算是在造福后世的汉语言文学研究者和创作者了,可以给他们制造无数的成语典故去引用。

只可怜了同时代的人,语屈词穷没有成语可用。

……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在襄阳城内,此时此刻却是愁云惨淡。

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于禁惨兮兮地败退回襄阳,出兵时带走四万七八千人,回来只剩了一万五六千,整整三分之二都没了。

更关键的是,哪怕是逃回来的这一万五六千人,为了减轻负重提升奔驰的速度,他们的铠甲丢失率也非常之高,

哪怕活着回来了,其中半数的人都得重新配发装备,否则就只能转职当轻步兵用了。

面见曹仁的时候,于禁无地自容。

所以他在回到襄阳之前,就提前卸了甲胄,连衣服也没敢穿,还特地让人在路上找了些荆棘,捆绑在背上。

见到曹仁后,于禁立刻上前拜伏请罪:

“末将无能,在当阳惨败于黄忠之手,丧师无数,实在无颜见将军、见丞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