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是可行的。”
王浩道,“具体还是要看F射线以及隐形护罩的强度。”
“我们从湮灭力场的角度来分析,激发最弱化的F射线,强度倍率大概在五左右,也就是比常规环境高五倍。”
“那么想要穿透五倍的湮灭力场,就需要25倍率的F射线,否则就会瞬间融合在一起。”
“实际上,还要低一些。”
“想要对空舰造成影响,不一定是穿透,只是让隐形护罩向内延伸一米左右,就足够接触外层电路系统了。”
“所以,15倍率以上都是非常危险的。”
何毅听罢点头道,“15倍率,也很高了,现在也只能以核聚变中心装置才能制造出来。”
王浩道,“所以也不用担心,湮灭力场方向是个体系化的系统,有底层技术支持才能释放更强的F射线,而他们……”
“暂时方向是错误的。”
“这就能放心了。”何毅轻呼一口气。
王浩笑道,“你跟着担心什么?我们就只是做研发,这些事情要其他人考虑。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当前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就是,以CWF-043颗粒性材料为基础,制造出强度更高的湮灭力场。
之前他们所用的材料是CWF-041颗粒性材料。
CWF-041可以算是常规材料,已经能够大规模生产,而CWF-043更加的复杂,暂时也只能实验室制造。
常态的CWF-043就能制造出7。43倍率的湮灭力场。
这还不是最高值。
实验组一直申请CWF-043颗粒性材料,直到现在才差不多制造完成,有足够多的材料支持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实验。
实验组上下已经很迫切了。
现在他们的工作就是继续论证,其实大部分认证已经完成了,也通过常态CWF-043制造了高强度的湮灭力场,继续论证的目的就是让实验效果更好。
主要还是因为,CWF-043材料太珍贵了。
CWF-043不仅制造过程复杂,颗粒性材料制造也很复杂,材料含有一阶锂元素,熔点并不高,而且性态比较柔软,颗粒性材料制造过程中只要出现一点差错,就会让大量颗粒产生变形。
那就等于是失败了。
另外,CWF-043的化学性质活跃,导致很多工序需要真空环境。
这些都是成本高、制造困难的原因。
为了下一步的实验研究,王浩不止让何毅来了湮灭力场实验组,还特别召回了向乾生。
此外,还把F射线组的刘云利召了过来。
几个实验组的元老级人员,再加上军方科技部门、高能所、航空材料员、核物理所的专家学者,湮灭力场实验组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参与实验的人员规模也是非常庞大的。
准确的来说,各级研究员数量就超过五十。
每一次论证会议都成了大型会议,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都会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