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怎么做的?怎么会有如此美味的东西。”洪大人被惊的有些语无伦次了。
“哈哈。。。。。。我就说洪大人会和包大人一样。”陈先生把包大人吃了薯条的表情描述了一遍。
“果然,对于美好的东西,人都没抵抗力。”
宋濂见洪大人吃了点心,又掏出前几天写的《水浒传》画本子,“洪大人,这个是我最近新写的画本子,请您批阅。”
“哦!新写的?”洪大人一手拿着点心,一手接过画本子。
“是啊!还没开始印刷呢!您先过目下,有需要改的地方,告诉我,我再修改。”宋濂非常谦虚的说。
“得了吧!你写的画本子,我可没这资格提意见,不过有个人倒是可以给你提提意见。”洪先生想起他之前送过一套《西游记》和一套《三国》给一个大儒,后来那个大儒传信说很欣赏写书的作者,今天宋濂不提醒,他都把这事给忘了。
“哦!是谁?”宋濂不得不好奇洪大人口中的这个人,看洪大人这意思,这个人地位应该不低。
“就是当朝的一个大儒,也就是赵太傅,他说现在太子的老师,十五岁就考上秀才,在十八岁考中了状元,随后成为翰林院学士,最后晋升到现在的太傅,也官已经三十多年了,他也教出无数的学子,遍布全国,现在很受皇上的重视。”
“之前我就送过一套《三国》和《西游记》让人代交给他,后来听说他看了觉得书写的不错,还找我要了你的地址。估计你能收到他的信。”
洪大人把赵太傅的生平事迹介绍了一通,宋濂就明白了,能在这个朝代担任太子太傅的人,确实是有实力的,这可相当于后世文学界的扛把子。
在这个年代能得到大儒青眼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想到这,宋濂心里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这是当然,这话还能有假。我可是给这些文人雅士寄了不少书和白纸,才得到这条线的。”
确实洪大人当初为了打开市场,在这些文人雅士身上花了不少心思,又是送画本子,又是送白纸,宋濂写的去,一本没落,一分没收的给送过去了。
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可喜的,这位文人雅士最后都很喜欢,然后推荐了不少书院的资源。
后来洪大人凭借这些书院又把当地的市场开发了一遍,现在他们印刷坊出的画本子和纸坊出的白纸,可谓是畅销全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