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也没空来招待你们了。”
“胡大夫,那我先走了,我印刷坊和学堂还有事要处理,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所以有点忙。”
“行,那我就不送了。”
“胡大夫再见。”赵子安跟胡大夫说了声再见后就跟着宋濂出了医馆。
“好了,你爷爷的病也看了,药也抓好了,你就回去煎药,好好照顾你爷爷就行了。”
“这两天就会期末考试了,到时候你就不用分心了。”
“是,山长。”
“你自己认识回家的路吗?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山长,我知道怎么回去的,这里我也来过几次。”
“好,那我就不送你回去了,你有什么事可以找李夫子,他会帮你的。”
“嗯。”
“这药你会熬吗?”宋濂也不确定赵子安那么小的年纪会不会熬药。
“我会的,以前爷爷的药都是我熬的。”
“嗯,那就好。”
“胡大夫也说了,你爷爷因为吃不好,所以现在身体底子不好,即便是这次风寒痊愈了,日后也很容易生病的,所以你要小心照顾。”
“我明白。”赵子安也清楚自家的情况,也知道爷爷身体不好肯定跟吃的有关,但是他年纪小,现在也没有更好办法,只能在院子里种菜,来维持温饱。
“我看这样,到时候让你爷爷去我们半山腰的学堂打扫卫生,这样的工钱虽然不多,但是也能提供一顿中饭。
到时候我再给你们分拨一间房间,没放假的时候你们可以住学堂里,放假了就可以回来住也行。”
“这样你也不用每天早起去上学,也能专心的学习了。”
“谢谢山长。”赵子安听到宋濂的话后。声音有些哽咽的跟宋濂道谢。
“你不用谢我,努力读书,考取功名,说不定以后我还得倚仗你呢!”
此时的宋濂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的赵子安不仅成为了这个国家历史上最小的探花郎,仕途也是一路高歌,最终位极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