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到时候跟村里人说,我们学堂还要找个做饭的人,看看村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行,等下我去跟他们说下,让族长出面去说,日后有什么事我们也好让族长处理。”
“这样也行。”
“对了,今天村里有多少人来了?”
“今天一早,村长就带了二十号人过来,我大致看了下,都是村里人品不错的年青人,还有昨天那四个也一起来了。”
“嗯!看出来了,族长他们能带这几个来就肯定是打算让他们来我们这工作的。”
“这二十个人里面有五个人是识字的,我直接安排在印刷坊做晾晒的活,剩下的十五个人就去了纸坊,安排在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上。”
“我也跟他们讲了纸坊和印刷坊的工作制度和上班时间,他们看起来都很惊讶。”
“嗯!可能他们没见过我们这样的老板吧!”
“肯定没见过啊!上哪去找一个月休四天,中午还管一顿饭的工作。”
宋濂也觉得陈大牛说的没错,这个夸奖他值得。
“你也跟村里人说下,让他们回去告诉族长,把要来上学的孩子的信息都等级好,带来给我,我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班。”
“行,没问题,等下我一起跟他们说了。”
宋濂与陈大牛说完事后就回自己办公室了。
宋濂回到自己办公室后就开始规划学堂的相关事情了。
首先要确定有多少学生,然后是学生的识字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分班,制定学习计划。
还有需要学习的科目和教材内容。宋濂也观察了这个时代,科举的整个考试内容有四书五经、算术和策论三个方面,所以他打算先找三个老师跟他一起教。然后这几天开始编写一些教材,可以适配从未启蒙过的孩子、读过一年书和三年书的孩子,最后再是读过五年书的孩子四个阶段的,也就是类似后世的学前班、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