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在家游吧,买房子一定会带私家泳池的。
“啥时候能买?”
跟你不喜欢的那些人把合作谈完就买。
他谈他的合作,桐桐提前三天得到通知,叫去市里报道。他们要参加几天的培训,主要是交代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处置等等,反正能来做翻译的,首先得是政治过关。
这次一共调用了三个翻译,人家两个彼此都认识,然后桐桐一说名字,一个长发姑娘才笑道:“啥!都是同事。我们都是朋城大学,知道有个搞气候的专家来任课,一直没见人,这不,见到了吧。”
桐桐就跟人家重新认识,知道这两人一个叫王晓,一个叫陈东。
王晓二十五了,未婚。
陈东三十二了,她是老三届。已婚已育,有个俩孩子。
三个人三个专业,桐桐是英语翻译,王晓是R语,陈东是德语。
当然了,除了培训期间,其他时间三个人跟着不同的领导,去接到不同的访问团。
秦州很满意桐桐的穿戴,阳光、时尚、朝气蓬勃的,素雅不张扬,怎么看怎么舒服。她跟其他的随行人员就说,“以后就这么穿,多有咱们特区的新气象。”
其他人就笑,她那一身在哪里买的?多少钱您知道吗?那么穿?只怕咱一个月的工资买不起她脚上的一只鞋。
陪着访团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是访团里的人私下说了什么,她全听的懂。
咱们的环境确实是不好,最不能忍受的是厕所,是堪忧的卫生条件等等,这都是客观存在的。
比如客人中途要去厕所,这个厕所不在咱们的规划之内,本来是打算到达某个地方,这个地方提前一两个月都准备了,甚至厕所都是重新装修过的,之前都不叫人用的。在这访问期间,有专人负责厕所的环境卫生。一定要保证每个小细节都做到位。
但不在规划之内的,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客人提出这个要求,怎么办呢?
桐桐不能真的叫客人去公厕,也不能叫客人憋着。她只能跟着客人下车,然后找那新盖的民居,跟人家借用厕所。
她得跟客人解释,一,这是都是民居,外来人口还不多,没有修建公厕的必要;二,若真有急,我们国家的人民都是善良的,都是乐于助人的。
另外再带着对方看看新盖的民居,这里当时是什么样的,这几年的工夫,新盖了房子。这种房子的特点是什么等等。
客人是不会知道桐桐跟人沟通的时候塞给主人十块钱,借厕所不难,但叫主人赶紧的用水冲洗了厕所却很难。只能给钱叫对方配合一下。
于是,干净崭新的民居,卫生干净的环境,许是不发达,但也绝对没那么糟糕。
因着两人一路闲聊,跟这个美国阿姨一直耽搁了半个小时。等再上车的时候,这位名叫乔治安妮的阿姨还挺高兴的,一路都跟桐桐说说笑笑。
上了车桐桐还问其他人:“还有没有要上厕所的?”
乔治安妮就笑道:“一次很不错的体验。”
这就是开玩笑了。
没有人再上厕所,那就能走了。秦州看桐桐,桐桐偷偷给秦州打了个手势。
这一路上,秦州介绍沿途的情况,哪里要建什么。桐桐翻译,一丝不苟。
安排饮食的时候,桐桐尽量给调整。毕竟饮食习惯这个东西真不是那么容易改的。对方夸你家的东西好吃,许是真的好吃。但他们的吃了几十年自己国家的东西,你就是再好吃,依旧会想念家中的味道。
因此,设宴归设宴。宴席之后,夜里的宵夜,桐桐会跟秦州建议,应该有西餐点,客房该有相应的服务。
然后发现每次吃完饭之后,几乎八成的客人回房后还是会点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