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右手划拉着课后题,左手抽空举起来了,也没抬头去看谁举手谁没举手。
文海老师抬眼一看,只林雨桐说她懂了。
他又指了指教材,“课后有两页题目,大家快速的浏览一遍,五分钟时间。”
桐桐放下手,继续做她的题。这题目出的,不全在教材上,做了许多延伸。
就听老师又问说,“全都会做的,或者看了题觉得有思路的,请举手。”
桐桐把题扫了一遍,后面三道题感觉没两小时拿不下来。但是可以做,她举手。
文海老师就道:“林雨桐,你可以把手放下了。”
桐桐这才抬头看,除了她没人举手。
老师又问:“前七道题会做的,请举手。”
周学礼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手举起来了。
只她一个。
老师的表情逐渐严肃,“前五道题会做的,请举手。”
这次有五个。
那就是还有五个人,基础出现了大问题。
桐桐心说,高考的物理考题,跟这个课程比,压根就不在一个级别上。她记得当时的选择题,第一题考的是物态变化,什么冻干的衣服变干是什么物态变化,浓雾逐渐散去是什么化之类的;第二题考的是参照物,就是火车行驶的过程中看到什么景,这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的;第三道题考的是哪种情况叫水瓶中水的质量发生了变化,A说拿着瓶子喝几口,B说水结成冰,C说被水瓶被飞机带到了高空。第四题考了个空心球的体积问题。
后面的所谓的难题,也是求浮力、求电阻,还有个什么混联电路。
这种的难度便是考了满分,可也跟大学物理是衔接不上的。
老师表情严肃,但语气却温和,“这样,不要紧,回头我列个书单子,除了林雨桐之外,你们都去看一看,我全天在校,你们随时可以来问我。缺的课程,咱们花费点时间,抓紧补上,还来得及,不要泄气,没关系。”
这边老师还没出教室了,高数老师就来上课了,就是昨天给桐桐出题的老师。
他客气的叫文海老师先出去,然后问:“谁要上厕所,抓紧去。”
然后招手叫桐桐,“林同学你来一下。”
桐桐过去了,老师递了两页纸,“你不用跟着上课了,去自习室。今天之内把这个做完给我就行,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没做完或者不会也没关系。”
好的!
桐桐连带物理的卷课后题一起带走了,直接去了自习室。
大学的课程都是大课堂,一节课两小时呢。数学的题目给的明显偏难,她是能省过程的就省略过程,可等老师下课了,她也只能算是勉强算完,还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