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就忙道:“看您,怎么还送出来了。不耽搁您了。”
邱恒山在两人之间又看了好几眼,然后哈哈的笑了两声,点了点桐桐,“行!不耽搁你们年轻人说话。”
人家笑着进去了。
四爷这才到了桐桐跟前,两人隔着自行车说话。
桐桐抬起一只脚踩在那边的脚踏上,一下一下的踢腾着。
四爷左右看看,这才道:“政审……是个问题。你的出身本来没有问题,可是你之前的户口是挂在那个前姑父家里的,对吧?是女儿的身份。哪怕是养女!”
况且,户口上不会显示是养女。一旦上户口了,那就是按照亲生的算的。
桐桐愣了一下,“所以,我的父亲在档案里应该是张九龙。”
对了!
桐桐就想这个张九龙的情况,他的父母被下放,张九龙后娶了一个大他十多岁的寡妇,因为这个去了县医院,不过不在一线做大夫,而是在医院的后勤上,做的也是杂工。
这还真是个大麻烦,若是没人举报这不叫事,真要是举报了,这真的是一件大事。
“除非把你的户口挪回省城,你再以知青的身份下放回来……”
太麻烦了!而且那边未必接纳呀。
“可要是不麻烦,以后可能还会是障碍。”
四爷低声道,“你该知道,这种的运动长不了!而现在的选才机制,出问题了。今年前半年上面专门下文,杜绝高校招‘后门生’……”
现在是自愿报名、群众举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一种录取机制,就是推荐嘛。
桐桐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
四爷又说,“今年五月的报纸上说,上面又下文,提到了高校要开补习班。”
大学里开补习班?
“因为初中学历的占的比重太大!”
桐桐点头,没错,这样的选才机制长不了。人才会出现断层的!况且,选才不公平,人心就会不平。
“所以呀,恢复之前相对公平的考试,就是必行之路。但有些东西时间长了,就会有惯性。”
桐桐了然,比如考量出身成分,依旧会是一道杠子。
四爷:对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前程未来。所以,走每一步都得慎重。我是,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