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下书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五百九十二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4页)

第五百九十二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4页)

“那倒也是。”海瑞沉默了下来,劝要是有用的话,大明就没有贱儒了。

最好的成长,莫过于经历,对儿女情长充斥着美好的幻想,那就打破这个幻想就足够了。

皇帝安排人带着宋仁东去逛青楼,这看起来的确不靠谱,但海瑞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不对,但也没错。”海瑞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无奈的承认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也是办法。

和当初海瑞评价张诚、张进,抽分洋舶一样,不对,但没错。

朝里需要海瑞这样的道德楷模,成为朝中的典范,成为斩杀贪官的利刃,同样也需要万士和这种万金油,起到润滑的作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陛下,是不是要重新修一下元史?”沈鲤作为礼部尚书,说出了一个提议,重修元史。

纵观中原数以千年的历史,修史修的最糙的不是鞑清修的《明史》,明史可是修的十分细心,主要是因为鞑清的政治需要,很多事都不能说,只能细心的去修,可谓是雕琢极深。

修史最不认真的,还不是被称为魔法目录的《晋书》,晋书虽然充斥着各种魔幻,但总体还是遵循了历史脉络,之所以魔幻,是因为战乱导致史料丢失太过于严重,所以充满了离奇的故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房玄龄修《晋书》是真的尽力了。

宋、辽、金史,在元末宰相脱脱手里修了三年就修好了,修的最粗糙的史书,不应该是宋辽金史吗?

还真不是。

其实宋辽金史,从忽必烈时代,就已经断断续续开始修了,修了近一百年,但是因为正朔是谁,闹不清楚,所以才迟迟没有修成。

如果说宋是正朔,那北宋和辽国一会儿兄弟,一会儿子侄,到底以哪个为主?

而主张金国为正朔,则认为,南宋皇帝赵构曾经对金国俯首称臣,毕竟;臣构言这三个字,可是赵构自己亲笔写的国书。

但宋不是正朔,那他可是中原皇帝,这不是打忽必烈的脸吗?

忽必烈跑去草原和阿里不哥打的时候,可是打的中原皇帝的旗号。

这事儿,在胡元不到百年的国祚里,来来回回吵了上百次,没个结果,总要有个正统,有个偏安。

最后天下沸反,元末宰相脱脱,才把那些史料统统堆集在一起,正统各表,各家都是正统,算是修完了,汇编时间虽然只有三年,但史料还是非常完整的,虽然冲突的地方也有,但总体还对得上。

修的最粗糙的史书,是元史。

从宋濂和王袆接到朝廷政令开始修史,修史满打满算修了331天,开局编纂,包括宋濂这个总裁在内,一共十六个人,修完交差,潦草到了甚至不做校稿的地步,虽然胡元国祚不到百年,但一年时间不到就修出来,实在是有点过于潦草了。

两三天就修一卷,万士和修《海外番国志》都不这么糊弄皇帝。

这潦草到了什么地步?明成祖朱棣心血来潮要看看元史,看了半天,几乎都是驴唇对着羊嘴,稀奇古怪,只好命解缙改修。

解缙领了差事,带着几个人开始了搞这件事,相继修出了《元史正误》、《元史拾遗》、《元史阐微》,修出来之后,朱棣也懒得看了,就一股脑塞进了永乐大典里。

之后就再没人提出过改修元史这档子事了,可见从大明建立之初,认了胡元这个正统地位,就是捏着鼻子认的,认归认,打的时候,那是一点都不留情。

“再修元史,臣主要是想修《大元一统志》,就是胡元疆域,按法理继承而言,现在的蒙兀儿国,应当是大明疆界。”沈鲤解释了下自己为何旧事重提,认都认了,总要继承点什么。

简而言之,沈鲤的目的就是:元朝的疆域,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是,这…蒙兀儿国理当是大明疆界,这个说法是不是有些不太合乎逻辑?”朱翊钧伸手打断了沈鲤的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