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会闵珩又要去打仗了吧。
这北狄的十万大军,向边境移动两百里,到底是不是试探呢?
天灾人祸一波接一波,怎么就不消停呢。
心累。
以一个军人的敏感度,晁冷认为是不能忽视这种信息的,无论如何她不希望开战,最好能把战争扼杀在摇篮之中。
“陈爱卿,你怎么看?”
“陛下,臣觉得罗尚书说的有道理,沙国胆子没那么大,若是没有人在背后支持,他们不敢骚扰我大闵,结合北狄大军移动之事,臣觉得极有可能是北狄在试探。”
“那依爱卿看,此事该如何对待?”
“臣以为,不管是不是试探,我国必须对沙国做出反击,以震慑北狄。”
陈中启这人的个性比较开朗刚烈,是个不怕事的人,对于战事他从来不怂,是个主战派。
既然人家来抢粮了,自然要打回去,表明自己的态度,敌人才会有忌惮。
“诸位臣工,你们如何看?”
“臣以为陈公此言不妥,若是大肆反击激怒了沙国,届时沙国和北狄联合,只怕战事又起,而我朝国库空虚,虚耗不起啊,臣以为还是以和为贵。”
“放P,人家都抢上门了,还怎么和?你们这些文官,就是胆小怕事,没有丁点骨气。”武安侯脾气火爆,顿时爆出粗口。
“武安侯,你怎可如此粗鲁,竟敢在大殿上大放厥词。”
文武百官霎时吵了起来。
“郑爱卿,你怎么看?”
“回陛下,臣亦认为,对入侵者当反击,以震慑外敌。”郑经说得斩钉截铁。
他话音刚落,就有人夸赞道:“郑尚书真乃拳拳爱国之心,臣附议。”
晁冷悄悄瞄了郑经一眼,虽然他说的大义凛然,可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不是郑经说话的风格。
反击沙国,说的容易,做起来难,不仅要消耗钱粮,不小心还容易引发大战,就算郑经没考虑到这些,他也得哭诉户部没钱没粮,这种直截了当的话,不是他能说出来的。
可明面上看,他说这话,可真一点问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