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轻的读书人,给云彧捧臭脚。
反观几个大佬,都没有出声。
最多微微颔首,眼中是对后辈的包容和鼓励。
这反应,晁冷觉得很正常。
在她看来,这首诗用词不够精练,诗意格局较小,未能通过咏物达到境界升华的地步,但是现在正是初春,竹叶还没完全发青,情景描写的够准确,也算符合环境和时节。
总体来说,不咋地。
如果让她自己作一首,估计也差不多这水平。
她毕竟不是古人,没有专攻这一道。
但是这孙子想踩着她往上爬,她就非常不爽。
所以她非赢不可。
云彧提醒,“清之,该你了。”
他可不愿再给晁冷更多的思考时间。
晁冷一手背负身后,一手置于身前,脊背挺拔如修竹。
她声音清越,吟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好!!!”
她话音刚落,一声叫好声就冲破天际。
晁冷:……陛下啊,你老这么大声做什么,耳膜都叫你震破了啊。
随着皇帝这声喊,接下来就是满堂喝彩声。
“好,好啊~”苏衍捋着胡子,笑意大盛。
陈中启等人也是,脸上都笑开花了。
这反应,晁冷也预料到了。
毕竟这首咏竹诗,不仅用词练达,关键是寓意太好了。
它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词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借物喻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这样一首王炸,就问他死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