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冷是很讨厌外行指导内行的。
“不不不,还是由在苍屏伯主导,在下就是辅助。”
说着,刘文山让后面的随从,呈上东西。
晁冷一看,竟然是国书和节杖。
节杖,长约三尺,竹木制成。
顶端缀有旄牛尾毫。
是使臣出入关门的凭证和信物。
代表的是皇帝的身份。
持有节杖,等于皇帝亲临。
通过刘文山的讲述,晁冷大概知道皇帝的意思了。
有了国书和节杖,她现在就是使臣身份。
如果她在南越有任何闪失,就等于上升到很严重的两国外交事件。
甚至可能引发战争。
如此一来,南越势必重视她的安全。
就算有人冲她动手,必然也要顾忌一二。
就算是蒲氏,也不得不考虑能不能得罪起大闵。
至于为何派刘文山一同出使,估计是来提点她的。
皇帝肯定是担心她还是个新人,出使别国这么大的事,一些邦交礼仪,外交辞令,以及注意事项,有刘文山在,就多了一层保障。
晁冷此时还不知道,横渠四句已经传到皇帝耳中,只觉得皇帝这老儿不错。
而且此举也正合她心意。
有了使臣身份,她就能求见南越皇帝了。
而南越皇帝,也能名正言顺地召见她。
如果她只是个大夫的身份,南越皇帝也可以召见她,但未免显得有些刻意。
眼见刘文山一行人,尘土满身,疲劳不堪,晁冷决定给他们休整半天,等下午再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