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就转了这么一圈。
国家就从中获了不少利。
比如晁冷矿上的铁块,一块钱卖给国家,再买回来需要一块二。
这一来一回,国家赚了两毛钱。
而且,这一番操作是必须的。
不然就不合法。
同样,民间的铁匠铺打造铁具,也只能跟国家买原铁。
绝不能跟晁冷这种私人矿主买。
不然买卖双方都犯法。
有人可能在想,矿是你的,你用了私下用铁,谁会知道?
当然不是这样简单的啦。
朝廷既然规定不能私营铁器,当然是有监管机构的。
要不然律法岂不是形同虚设。
为了便于监控铁矿、以及铁的冶炼、生产和经营,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部门。
而这个部门,还同时监管盐务,所以它的名字叫:盐铁司。
盐铁司的官员会对盐铁的生产进行监管,生产规模、产量、耗损率等都在监管之列。
矿上产的铁,由国家按官定价格全部收购,并运往各地出售。
实际上,官府收购到手后,有部分会在当地直接售卖。
晁冷是矿主,当然有些便利。
她用铁,当然无需把原铁运去运来。
只要在账上走一遍就行了。
走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家薅羊毛。
而且必须给薅。
不然就是杀头的罪。
实际上,她作为矿主,私下还是有些操作空间的。
做一些自用的铁器,打点农具啦,打几把兵刃啦……
只要不往外售卖,一般他们也查不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是往外卖,就会成为监管的目标。
越是赚钱的生意,越会吸引监管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