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修解释道:“不是清之没有文采,而是清之说了,标语是写给老百姓看的,自然是越通俗易懂越好。其实,清之他很有才华。”
不少学子都听说过晁冷的名头。
不仅发明了水车,还参与各种政务,赈灾方策就是他写的,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大水车安装好那天,我还特意去城西看过呢,太壮观了!清之郎君确实厉害,能设计出那样的东西。”一个学子感叹道。
“是啊,确实令人佩服。苏兄,你啥时能为我们引见引见晁清之啊。”
“是啊是啊,啥时苏兄为我们引荐一下。”
众学子纷纷附和。
他们确实对那个少年很好奇。
这些学子,读书为了什么?
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即使以后科举高中,一般也是外放到各地方做官。
到地方当官,就必须要通政务。
而晁冷这种通政务的人才,他们自是愿意结交的。
能学到东西,以后对他们的仕途有帮助。
何况,现在晁冷在陈中序跟前做事。
陈中序的背后可是国公府,这可是棵大树。
当然,也有的学子为的不是结交,而是嫉妒。
一个寒门子弟,竟然能混到地方大员跟前,如何不令人羡慕嫉妒。
他们也想看看,这人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般有能耐。
“行,这段时间清之很忙,等他空了我给你们引见。”
苏修虽然待在苍屏,但也常和祖父苏衍通信。
皇帝想要征辟晁冷做官,他是知道一二的。
做官就要结交人脉,这些学子就是以后的人脉。
这对于晁冷来说是好事,他当然乐于促成。
学子支援抗疫,陈中序自然是乐见的。
但学子矜贵。
他既不能拒绝这些学子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