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太孙不管是对于蒸汽机还是其他方面,都表现得非常清楚,甚至都不需要官员的介绍,比这些亲手参与制造的匠人更懂。
“太孙殿下,这么大个铁罐头,这是要做什么的呀,也没看到马在拉啊,怎么就能动起来呢。”
而直接把所有车厢链接在一起锻造,也避免了车厢间关于牵引器的问题。
只是看着太孙在笑,尽皆都跟着陪笑。
如此想想,心里也有几分激动。
生怕再次出现熄火的问题。
从快走,到小跑,再到快速的奔腾,火车头就这么沿着铁轨前进起来。
朱英只需要提供一个思路的方向,黄观这边就能造出来。
到了那时候,他就能带老爷子一起坐火车了。
“到时候爷爷,还有朝廷百官,一共坐着这火车感受一番。”
科研司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于是推翻了太孙的定策,这就相当于违抗令旨啊。
挂钩用钢铁铸造,像两只拳起的手,分别安装在车体两端,两只“拳手”用力一碰,就轻松地先分开再紧紧地钩死一起。
刚刚有多潇洒,现在就有多打脸,黄观第一时间跪地磕首。
黄观苦笑道:“先前我们做过测试,将火车拉着一节车厢一起。”
等火车在大明四处建设起来的时候。
朱英讲述并不算太清晰,主要是这挂钩并非是一体,而是多个部件组成,还需要去尝试制作。
“关于蒸汽机的问题,要建立专门的工匠小组进行维修,保养。”
右边的妹妹依拜蒂,也问了句:“我看这也不快啊,还没有马车吗,我们从西域到这里,可是差不多两个月呢,怎么可能几日就能到达。”
好在清理了残渣后,蒸汽机启动的很是顺利。
蒸汽机没接触过的普通人很难听懂,熔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因此阿依达非常的清楚,这火车的出现,将会产生多大的作用。
从京师开始修建的铁轨,自然不是走正阳大道,那里人群太过密集,也不适合修建。
朱英有些高兴,说道:“车厢已经造出来了吧,我记得前几日就有禀告过来,既是如此,我让钦天监那边选择个黄道吉日。”
轰隆轰隆的声音响起,火车头开始逐渐的加速起来。
铁路是从皇宫的北门,自孝陵和玄武湖的方向开始,一路抵达南京港口。
朱英倒是没在意,解释道:“这叫火车,先前我跟你们说过,只要我这火车造出来,那么几日的功夫,就能抵达西域。”
朱英继续道:“那是它还没有跑起来,等它跑起来的时候,速度能草原上的骏马差不多,最关键的是,马需要休息,它可不需要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