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下书网>大明皇长孙! > 第721章 澳洲开发上昆仑奴(第3页)

第721章 澳洲开发上昆仑奴(第3页)

不仅是船队,朝廷的目光也逐渐的转移到了海上,从许多方面对走私海商的打击力度加大,这其中有着朱棣再次创下锦衣卫的功劳。

朱棣驾崩了,朱高炽本身自然不会有其父朱棣那么强势,本身在成长期间,一直都受到了朱棣的打击。

不过其中,郑和的意义很大。

尤其是朱高炽即位不到一年就驾崩了,这给朱瞻基很大压力。

郑和,就很关键了。

很多人看到的是郑和七下西洋,却忽略了其身份。

在朱瞻基即位的时候,郑和可谓是三朝元老,而且自朱棣靖难登基后,就是百官之首。

加上朱棣对官员的不信任,宦官干政,这个时候的郑和,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明最有权势的太监。

哪怕是六部尚书,那在郑和面前也只能是恭恭敬敬。

其实有明一朝,宦官虽然腐朽,但他们对于皇帝的忠诚是毋容置疑的,哪怕是后世遭万人唾弃的九千岁魏忠贤,那对于皇帝的忠诚也非常高。

魏忠贤虽然贪,可他知道自己的权力来源于皇帝,至少不会贪图边关军饷。

郑和对于朱瞻基,也同样是忠心耿耿。

因此朱瞻基权力的稳固,郑和在其中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于此同时,郑和也是文官们的心腹大患,只是他们暂时无法对抗。

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朱瞻基受到了很大阻力,但依然可以实施下去。

可郑和于路上病逝后,就很难再进行第八次了。

其实哪怕是到了这个时候,皇权还是有着很大的统治力,至少朝廷上的意思,朱瞻基有着决定权。

可郑和去世后仅两年,朱瞻基也去世了。

这就让明朝皇权有些尴尬,而朱祁镇即位仅九岁。

主少国疑,明朝的皇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顺序的向下跌落。

而文臣集团,自然就顺势崛起。

朱英就不同了。

首先,他来到大明的时候,是个商人,还是个走私贩子。

同时,有着前世的利益,他更加注重的是实际,而非是假大空。

和郑和下西洋的境地不同,李景隆下西洋,政治因素是一方面,可朱英不在乎。

他要的是钱财。

出发的时候就准备了大量的货物。

如果说大明是厂家,那沿海的占城,真腊,暹罗,他们就是批发商。

到暹罗的外商们,就属于经销商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