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下书网>大明皇长孙! > 第457章 朱元璋对沐家的信任(第5页)

第457章 朱元璋对沐家的信任(第5页)

永历帝也怀疑,但是寄人篱下,不得不听从人家的安排。永历帝与武将沐天波、大学士马吉翔等部分文武官员仓促前往,不料被三千缅军团团包围。

紧急关头,沐天波夺刀反抗。

可惜寡不敌众,南明官员四十二人全部遇难,缅军随后赶往永历帝住处,将其随从三百人斩杀殆尽,此次事变史称“咒水之难”。

至此,沐家十二世十六任黔国公效忠的大明王朝彻底寿终正寝了。

没有跟沐英打过交道,确实比较遗憾。

只是当初的朱英,在来京师的时候,太子朱标就已经身故了,而知晓自己身份的时候,沐英都已经安葬在了京师的将军山。

倘若早一些知晓,或许还能避开此次死劫。

去年沐英病逝,年仅四十八岁,如果不是忧伤过度,不说七八十,活个六十岁绝对不是问题。

沐英不死,朱允炆就有了依靠。

朱棣造反,必当是没有任何的机会。

想到这里,朱英也不由心中感叹,这燕王朱棣,能够在原历史上成为永乐大帝,当真是天命眷顾。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还有西平候沐英,甚至像是冯胜等非是淮西勋贵集团的核心名将,包括傅友德。

这些人中,但凡有一人在世,朱棣都没有半点成功的可能。

偏偏秦王,晋王早逝,沐英也是如此。

而所有名气非凡,有着极强军事天赋的名将,又全部给朱元璋弄死了。

加上朱允炆对于自小一起长大的李景隆,又是极为信任,偏偏李景隆跟燕王朱棣关系莫逆。

还有各路藩王的寒心,从而导致的袖手旁观。

这里面的因素,可谓是缺一不可。

就是这么复杂的情况,偏偏就全部集齐了。

要说这原历史上的朱允炆,还真是皇位丢得不冤啊。

朱棣虽说是永乐大帝,裂土开疆,但大明的百姓,也跟着受苦多难。

最为明显的数据,便就是官方记载之后,永乐末期大明全国人口的统计,反而比洪武年间更少了。

可见亲征蒙古的功绩之下,是累累白骨铸造而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