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这呐喊的气势,如有千军万马。
首当其冲之下,所有在承天门下之人,都恐惧般向后退去,不少人甚至的跌倒在地。
卫队指挥使,向前几步,单膝跪地,大声道:“左军都督府旗下镇南卫,拜见陛下,拜见太孙殿下。”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随着单独的呐喊结束,后方十六方队,五千六百人尽皆单膝下跪,朝承天门方向大喊:“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这种超强的仪式感,让朱元璋年迈的身子,都变得激动颤抖起来。
在这一刻,鼓声奏乐也停了下来,这是方便陛下训话。
不然怕是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
还好承天门到卫所这边,也就不到二十米的距离,朱元璋长吸一口气,而后朗盛道:
“众将平身!”
“谢陛下!”
随着将士们的起身,鼓乐重新想起。
“所有将士,听我号令,起步。走!”
跟随着鼓点,左军都督府旗下镇南卫的阅兵,便算是到此结束了。
苦练一月,就是为这不到半炷香的展示时间。
然而对于这些将士们来说,都觉得是非常的值得。
在数十万百姓的目光中,在中外数以千记的大臣。
还有陛下,太孙殿下,皇室贵胄。
展示自己。
这一刻,镇南卫的五千六百名将士,已经是脱胎换骨。
为大明而战的信念,油然而生。
从此,镇南卫有了真正的军魂。
“大孙,了不得,你真是了不得,咱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般的军队。”
“如此大军,与咱十万,可当百万之用!”
镇南卫的细微变化,在朱元璋眼中秋毫毕现,打了大半辈子仗的朱元璋,自然知道镇南卫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并不是说镇南卫个个都能以一当十了,而是在这些将士们的心中,有了信念,有了为大明死战的信念。
冷兵器为主的战争,有一个死亡比例。
比如一万兵卒,当达到一成五的死亡后,很容易造成雪崩的连锁反应,直接溃散逃亡。
优秀的将领,通过练兵,可以将这个死亡比例提高。
历朝历代的名将,甚至有达到伤亡五成,还依旧可以持续作战的。
所谓哀兵必胜,也就是士气的缘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