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治理一方,一郡之地,或许没啥问题,但若是一州之地,对于二人来说,也会有些吃力。
擅长的是出谋划策,用脑子动嘴的活。
而荀彧,则是正儿八将的实干家,别说给他一州之地,哪怕是给他整个天下,也能给整理的明明白白。
政治,经济,信手拈来,对荀彧来说,都不是难事。
但你让他领兵打仗,还是不行。
说夸张点,让他呆在军营中,就浑身不自在。
论计谋,不如郭嘉,荀攸。
但在大的战略把控上,有自己独到见解。
一个好的后勤,一个好的谋略家,并不是单纯的谋士。
而最后一个,贾诩。
跟随李然时间最早,资历最老,年龄最大。
贾诩,才是真正的全才。
说通俗点,让他干啥都能干,而且还都能干好。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太懒。
很多人说贾诩善于藏拙。
历史上,在曹操麾下,很少谏言,几乎不随军出征,在朝堂上也不多言语。
不少人觉得,是因为贾诩害死了曹昂,坑了曹操,才会变得如此。
其实,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贾诩就是懒得干。
说真的,贾诩对李然的帮助非常大,说是半个老师也毫不夸张。
李然起于微末,贾诩入平顶山的时候,整个山上才几个人?
能够打下如此大的地盘,一次失误都没有,一次战争都不输,贾诩的功劳非常大。
而且贾诩是四大谋士里面唯一能够领兵为帅的一个。
一个能够写出《钞孙子兵法》,并且为《吴起兵法》校注的谋士,就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谋士了。
李然早就想让贾诩自领一军,独挡一面。
但贾诩的答复是什么?
懒得干。
官职可以低,俸禄可以低,但事情绝对不能干得多。
这可能也是贾诩能够长寿的原因之一。
跟他没关系的事情,是真不想操心,能推脱的绝对不干。
实在没法了,只要接手了,那就一定会干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