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给李然写信,让他围困皇宫的兵马撤出,把兵马全部撤出长安。
各地大儒,也纷纷谴责,要求李然退兵。
更有甚者,要求李然退出关中,退回洛阳。
李然一天至少能收到几十封的谴责书信,一开始还看一看,再后来,连看都不看了。
除了外部压力,内部也有人开始劝说李然。
别这么刚,可以先退出长安,再徐徐图之。
朝廷就算是掌控了整座长安又如何?还能翻出什么浪花?
这些人最关心的是李然的声誉。
李然这些年,从最早年的瘟疫救治百姓,再到杀退鲜卑人,别看李然不是士族出身,但在整个天下,比李然声望还高的,可没几个人。
劝着李然的,是怕李然前期积累的声誉,因为此事而受损。
得民心,这个民,其实说的并不是普通百姓,而且天下的士族。
李然明白,这么多的书信,其实大多数都是各个诸侯搞出来的而已。
他们自然不想看见李然顺风顺水的。
让对手不舒服的事情,特别是仅仅几封书信而已,这种事情,可太乐意去做了。
但李然,在沉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跟朝廷硬杠到底。
这让贾诩非常不解。
“公子,何必呢。”
“现在的朝廷已经势微,就算是我暂时撤兵,那群朝臣能翻出什么浪花?”
“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等风头过去之后,有一百种方法让朝廷乖乖听话。”
“何必跟天下的士族过不去呢?”
李然先是把周围的亲兵都打发了出去。
而后说道:“先生,你如何看待天下间的士族?”
“你是否也觉得,得‘民心’,得到天下士族的支持,就能获取天下?”
贾诩:“得到这些士族的支持,最起码能容易一些。”
“总比所有士族都反对我们好吧?”
李然摇头说道:“先生,你这次选择了妥协,以后依日会妥协。”
“这群人,只会得寸进尺。”
“是对手又如何?不支持我又如何?”
“我需要他们的支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