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打败韩馥,鞠义等人,再神不知鬼不觉得干掉韩馥,对于李然来说,也不是难事。
但别忘了,幽州的公孙瓒,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南下。
公孙瓒,李然并不惧怕,什么白马义从,李然压根就没当回事。
只要把铁浮屠拉出来,白马义从那样的轻骑兵,甚至说,只有皮甲的轻骑兵,就是纸糊的。
但若真的前往冀州,李然的处境肯定不会太好过。
单单一个冀州,就有不少人虎视眈眈。
袁绍跟公孙瓒前后夹击当如何?
若是董卓再趁着此等机会,再掺和一脚,想要拿下并州,又当如何?
现在这个时间点,正好就是诸侯最多,天下最乱的时刻。
李然思前想后,而且跟贾诩,荀攸,三人做了无数次的推演。
得出的结论是,若是强行占据冀州,将会冒有很大风险。
很大可能就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而这些,是在甄逸来之前,李然就已经得出的结论。
还是让袁绍去跟公孙瓒死磕吧,李然还是在旁边看戏就行。
还是那句话,广积粮,缓称王。
李然等人也商量了后续布局应当如何。
冀州当然也包括期内,但并不是现在去死拼冀州。
甄逸在回到邺城之后,直接了当的告诉了韩馥,李然并不会出兵相助,而且他还要举族搬迁。
这像是压倒韩馥的最后一根稻草。
甄逸回去的当天,韩馥派遣亲兵,带着冀州牧印信,前往袁绍处,选择投降。
袁绍大喜,立马前往邺城,跟鞠义兵合一处,上任并州牧。
并且册封韩馥为奋威将军。
一个没有任何实权,没有任何事务的将军。
而韩馥麾下的将军,谋士,皆投降于袁绍。
袁绍第一时间,找到甄逸。
说白了,就是不想让甄逸举族搬迁。
一个是因为甄家确实有钱,有田,还有人,能给袁绍提供很大帮助。
另外一个,就是想把整个甄家当成人质。
甄逸第一时间写信给了李然,告知袁绍想要强行不让甄家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