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杜儒也是个聪明人。
也是知道,没有李然帮助,他这个太守就别想坐安稳。
没有郡兵,全是难民,没有李然帮助,他一个光杆司令,如何能治理好上党郡?
成为李然家臣,相当于上党郡就是李然的后花园。
李然也没客气,答应了下来。
自己又出钱又出粮又出力的,什么都捞不着可不亏了么。
李然是做亏本生意的人么?
杜儒成为家臣,他帮的也有动力不是。
在任命书下来之后,李然直接派了三千青壮,跟随李儒前往壶关上任。
别的先不说,太守的架势要拉起来。
这三千青壮,相当于郡兵,那些灾民,难民若是闹事,也能镇压一下。
另外还有五万担粮食,也让杜儒拉到壶关。
李然知道,五万担粮食肯定不够,还差的远。
但先试试水,看看这五万担能坚持几天再说其他。
三天之后,消息传回来了。
五万担,总共五百万斤粮食,分散给各个县城之后。
大约能坚持半个月。
这还是每天只有稀粥的情况下。
杜儒把上党郡各个县城的人口数也全送了过来,给李然参考。
上党郡总共在册人口,大约是四十万。
说真的,人口不算太多。
上党郡算是个穷地方,人口少,也没什么士族,豪族在此扎根。
像冀州的人口数才夸张。
总人口数八百多万,单一个渤海郡,就有人口两百万。
李然大约算了算,四十几万人口。
每天平均每天吃一斤粮食,那就是四十万斤粮食。
一百天,就是四千万斤粮食,也就是四十万担粮食。
要知道,李然需要管这些难民到什么时候呢?
需要到明年秋天,秋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