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唯一的优势,不过是他麾下万人的铁浮屠,一万重骑兵而已。
在鞠义看来,李然有骑兵,不算什么。
他本身就是幽州人,骑兵见的多了,怎么对付骑兵,鞠义同样很了解。
正面打不过骑兵,那就不要去冲正面。
可以利用地形,可以利用城池,有很多办法去对付骑兵,哪怕是重骑兵,只要只要不给发挥空间,就是一堆牲口罢了。
论兵马数量,论武装装备,袁绍这边都不差。
唯一差的就是兵将的训练,还有士气问题。
鞠义毕竟是跟李然已经交过手,虽说是一场大败,但对李然麾下的战斗力已经心中有数。
经过仔细分析,认真研究之后,才得出这个五五开的结论。
还有一个,就是地利优势。
相对来说,李然的粮草运送,需要从并州,从洛阳,从关中抽调,距离要远得多。
而冀州别的不多,就是粮食多,运输距离又近。
压根就不怕打长久战。
打的时间越长,对李然越不利,反而对袁绍越有利。
而且冀州人口也足够多,李然是亲自在前线打仗。
袁绍在邺城,完全可以再招募兵马,搞好后勤即可,这也是一项优势。
袁绍在听完鞠义一番话后,有些不满。
哪里不满。
就是不满鞠义所说的五五开。
在袁绍看来,五五开怎么能行,至少也要有着六七成把握打赢才行啊。
你鞠义巴拉巴拉说那么多,拖延三个月,只不过才五五开局面?
好家伙,那唾沫都快要喷劳资脸上了,你才整个五五开?
这怎么能行?
等到公孙瓒被灭了之后,连一个能帮得上忙的盟友都没了。
你鞠义万一再被李然打败,岂不是整个冀州都完蛋了?
有个公孙瓒在,即便是战败,至少还有公孙瓒那拖延一番,等到剩下自己,更糟糕。
“鞠义啊,你这方案不太行啊「。”
“若是等到三个月后,你依日战败,冀州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