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的使者不是别人,正是荀彧。
进入大殿后,拱手,说道:“在下荀文若,代表我主,跟袁公和谈。”
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荀文若亲自来访,袁绍也不敢慢待。
“原来是荀先生,久仰大名,请坐。”
荀彧没着急坐,而是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说道:“袁公,这是我主的亲笔信,还请过目。”
李然在信中的内容很简单,让袁绍放人,把鞠义的族人,家人,全部放了。
李然会用他俘虏的那些官员跟袁绍交换。
并且,李然的骑兵会退出冀州,保卫张邰的军队也会撤退。
所有兵马,都会退回上谷郡内,不再进犯袁绍的地盘。
袁绍有些懵。
李然现在可还占据着优势呢,这些优势都不要了,就为了救出鞠义的家人?
这,这,这……
李然的脑子是瓦特了芳?
说句实话,袁绍要不是还有长子袁谭那四万兵马,他都快要派遣使者去求和了。
张邰麾下的八万兵马被困在范阳郡,一动不敢动,连回援都做不到。
李然的两万骑兵,在冀州境内,如入无人之境,撒了欢的肆虐。
也是幸亏李然没有屠杀百姓,不然的话,整个冀州怕是早就乱了套了。
可就算是没有杀百姓,抓了那么多基础官员,袁绍面对的压力也很大。
不说其他地方,单就邺城,最近就出现了很多流言蜚语。
说什么袁绍快要败了。
还有什么李然快要打到邺城来了。
更甚者,还有造谣者,说袁绍已经出逃,邺城已经没人管了。
把袁绍气的够呛,杀了一大批造谣者,才算稳住局势。。
但也闹得人心惶惶。
连邺城都如此了,更不用说其他郡县了,更是如此。
没想到,李然竟然先求和了,而且开出的条件,仅仅是鞠义的家人。
鞠义的家族,总共就几十人而已。
袁绍也没打算杀人。
说起这事,袁绍就一肚子气。
他是给了张邰密信,让鞠义不要再回邺城,让他死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