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点是很致命的。
这时,一号说道:“我们需要拉拢地主和土豪们,将来才能成事。”
“关键还是在于战斗力,”二号跟着道,“只有拥有战斗力,才是一切的硬道理。”
“满清为什么最后夺取天下?”
“很多人说它有多么侥幸,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能打硬仗,在最硬的地方碰硬了当时所有的正面对手。”
“这一点上必须承认。”
“因此虽然它很黑,但最后还是享有同样长的天下。”
文生点点头道:“作战方面?你们谁懂?”
一号说道:“封建时代的作战,学习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就行了,这两本兵书,在练兵、治械、阵图等方面多有创见和总结,相比孙子兵法等许多书,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是教程。”
“它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中等素质将领而出现的,不需要你是什么将领天才,只要按部就班地学它,用它,融会贯通,就能知道该如何打赢七到八成的仗,剩下的两三成,就要看运气了。”
二号闻言嘲笑道:“说的很好,问题是我们有没有人背过戚继光的这两本大作了?”
文生说道:“我背过。”
他随后开口给众人背了一遍。
《练兵实纪》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以及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
这一点是它与古代许多玄虚的兵法最大的不同。
孙子兵法厉害,但主要讲的是指导思想,而不是具体操作。
是给牛人用的,普通人看了后,只会觉得震撼,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这两本书学会之后,只要解决后勤粮草,可以说在封建时代,是所向无敌的。”文生最后总结道。
在他看来,很多人远远低估了戚继光。
只将对方当成一个抗倭英雄,只认为对方是名将,却不知道对方属于兵家中首批采用科学化,唯物化的思想,深入实际,去解决为将之道,如何练兵的人。
也就是说,他编写是教材,是教科书,属于近代军事家的范畴。
看看更早的兵书,那基本上很多属于玄虚之物,什么天地人将法,又有很多虚无缥缈的东西。
就像《曹刿论战》,里面说了啥?只说了一个士气问题,具体如何赢的,并没有讲明白。
因为写记录的人也不懂。
而戚继光是文武双全者,能够将自己的所学总结出来。
而且他最重要的是像现代参谋部一样,有着一套自己的做事方法。
研究分析对手,再装备训练自己队伍,配合理念工作,同时做好对上方的交际,为了做事成功,将各方面都能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