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卷起来的。
甚至极端者有8到9成者,基本上就是啥也剩不下,好处就是赋税什么的,也是主家负担。
也就是给人白白打工,自己只得点粮食湖口。
可以说是卷到极致。
当然这是清末民国的景象,三国之时,还没有卷到这个地方。
毕竟还有很多山地可以去开垦。
逃入深山开垦者,比比皆是。
比如张燕就是靠着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开垦,才开创了黑山军。
若是租种土地,想要吃粮食就难了,只能吃糠咽菜。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穿上一件新衣服。
什么是耗材?这才是纯粹的耗材。
现实社会的耗材,根本就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闻人升整理完自己记忆之后,就带着锄头回家。
他自然知道干这些活是没用的。
这就是眼界。
回到家里之后,看到坐在屋檐下休息的父亲。
长吁短谈。
“这天,何时才能下雨啊?”
“大丈夫在世,当提三尺剑,何故效小儿状叹息?”
这话当然不是闻人升说的,而是小幻在抢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三,你,你从哪儿学的这话?”好在赵父也听不明白这种文言文的说法,或者说半懂不懂。
他只当成是少年学习县城里的大人物说话,回家卖弄。
这就和后世孩子学了老师说话,回家学给大人听一样,比如什么老师不让抽烟之类的。
赵父今年才50岁不到,就有了4个孩子。
也是步入老年了。
“和县城一位县尉学的。”闻人升随口忽悠道。
“果然,你少贪心,地里秧苗浇水没有?家里粮食不多了,没事做就歇着,省口粮食。”赵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