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你不服,比实打实的军功战绩就好了。
大家都是同样一个标准,好就是好,强者就是强者,自然能够通过实际行动赢得尊重。
所以纵然有很多人对于陈百里拒绝铁血救国会的邀请并且大放狂言不满,但是在陈百里显赫的战功面前,大家全都选择了闭嘴。
事实证明,陈百里就是有说这种话的资格。
白倾心到是对此并不奇怪,分析道:“铁血救国会是以太子为首的一批年轻人,他们那批人当年还未掌权,军中都是杨大帅姬帅这种强人说了算。就算要立战功,本也没有铁血救国会当出头鸟的道理。”
只论当年的话,铁血救国会的确算不上主力。
他们瞄准的是未来。
而陈百里否定的,好像也是未来。
白倾心的脑海中忽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难道……不会吧?”
“倾心,你猜到了什么?”
“没什么,应该是我想多了。公主,我们且静待结果就是了,请圣裁是不会骗人的。”白倾心道。
还别说,看到王尚书果断答应请圣裁,魏君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他甚至直接问了出来:“不会是圣人在圣坛上留下过什么后门吧?让请圣裁的结果完全掌控在儒家弟子手中?”
魏君的这个怀疑虽然大胆,不过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儒家圣人之所以是圣人,靠的可不是品德,而是压服了一个时代。
至于靠什么压服的?
你就当是人格魅力吧。
反正魏君研究了一下圣人的生平,并没有感觉圣人是什么恪守礼节的真君子。
别说是圣人了,魏君所了解的所有牛逼的存在,好像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君子。
天帝也不是。
道祖就更不用说了。
品德与地位,好像从来都不用必须联系在一起。
实力强了,地位自然就到了,品德自然也就被群吹了。
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若说圣人有走后门的办法,魏君丝毫都不意外。
不过魏君没想到陈百里竟然主动为儒家说话:“圣人虽与墨家始祖有私仇,但圣人时期的儒墨之争更多的还是理念之争,道统之争,并没有要将对方赶尽杀绝的意思。对于圣人的心胸,我等也是向来钦佩的。魏大人,我相信圣坛的公正性。”
魏君:“……行吧,你说了算。”
魏君本来是想替陈百里说话的。
毕竟他判断的也是陈百里说的是真的。
但是陈百里自己拒绝了,那他当然也没必要上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