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网

下书网>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二百四十九章 盐铁必须收归国营求月票(第3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盐铁必须收归国营求月票(第3页)

也就是说一切决议的决定权都是在天子手中握着的!

作为天子幕僚机构的侍中寺实际上是能对天子的决策作出影响的,他们所掌握的实际话语权,远比外人眼中要重得多!

而且,入选侍中寺的官员,参议尚书事数年之后,若是被调入尚书台,岂非既合天子心意,又在尚书台获取了足够的经验?

天子这分明是釜底抽薪之策!

还不待卢植感慨,天子的第三封正式诏书也颁布了。

天子将纳执金吾荀爽之女荀采为婕妤,纳将作大匠蔡邕之女蔡琰为婕妤,纳五官中郎将伏完之女伏寿为美人,纳南阳尹氏女尹姒为宫人。

对于天子登基后一口气纳入四位新人这件事,并没有任何人认为天子这是登基后不再压抑本性的荒诞。

天子后宫仅有两位婕妤,历代天子岂有如此不近女色之人?

这家里是真有皇位继承,怎能只娶两名妾室?

荀采、蔡琰是太子两年前就定下的婚事,伏寿是由阳安公主经太上皇后何氏安排进宫的,尹姒亦是太上皇后所安排,又如何能说天子荒诞?

实际上仅仅六名后妃,在百官们看来还远远不够,但谁也没敢在这件事上提出太多反对意见。

毕竟天子年仅十五,一切都还早,若是等天子年二十了还未有子嗣,那就要百官联名上奏要求天子大规模采选了。

三封正式诏书颁布完毕,刘辩还准备议一议盐铁政务。

原本刘辩一直认为两汉盐铁官营,自己既然命平准令甄逸将食盐价格下调,那地方上售卖的食盐价格应该也会被下调。

却不想这条政令仅仅在中原地区实行了,也就是三河地区食盐的价格被成功下调至180钱一石。

这令刘辩很愤怒,认为地方盐商竟然敢对抗他的政令。

然后刘辩这才发现,后汉的盐铁实际上早已并非官营!

后汉初期,世祖光武帝废除食盐专卖,但仍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主管征收盐税。

孝章皇帝元和年间一度恢复官营办法,但孝和皇帝却是将之废止,允许盐业民营。

这其实也还好,至少和平时期的食盐价格还是正常的。

但那位孝和皇帝竟然将盐铁经营的权力下放给了各郡的郡守,郡守允许自行组织人手经营盐铁贸易!

(3052字)

——

PS:晚了一分钟,本来是作为昨天的三千字加更的。

唔,没事,今天还能继续加更,请读者老爷们狠狠把月票砸在作者菌的脸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