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顺着县令的思路去琢磨,难道当年魏公起兵时经济困难,素闻昂公子极其孝顺,所以卖了两个弟弟换军费?但之后两位公子还是好好地跟随者魏公的呀,那就是说,她给了钱但没带走人,相当于白白赞助了魏公起家。
“哦!”这么一说就很通顺了,难怪魏公对她如此礼遇,原来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提供了帮助!
郡守琢磨着这事大概率是被魏公当成心酸黑历史,所以从来都不曾提起,只有最亲近的几位谋士武将才知晓,再加之昂公子已经离世多年,相关之事更触动魏公伤感,自己此时听了也得当做不知晓。
他抹了抹汗,吩咐县令将府邸收拾出来,对魏公是什么样的礼仪,对这位神秘的姑娘就是什么样的礼仪。
“是……”县令还没想明白其中缘故,奈何位卑也不敢多问,便应下去安排了。
吕思彤数了数老熟人的数量,问起了没见到的另外那几个怎么安排?曹操说尽管他们权势颇高,但死者复生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那些见到了“复活者”的大臣们除了最开始的震惊恐慌之后,很快就认定是他曹孟德在耍阴谋。
这阴谋是相当阴险歹毒,根本就不是个人能想出来的主意,骂他卑鄙无耻比禽兽还禽兽,不敬畏天地鬼神弄虚作假,迟早要被天打雷劈。
“他们到底是怎么误会你的,骂得这么狠。”
“他们说是我找人假扮荀令君,以此来为自己称王野心做铺垫。”毕竟在汉臣们的认知里,荀令君是因为反对曹操称公而被逼死的,退一万步讲,就算荀令君能死而复生,也绝对绝对绝对不可能跑邺城去,还能和曹营的其他谋士有说有笑。
汉臣们甚至因此发毒誓:这荀令君要不是你曹孟德找人假扮的,我们去未央宫一起吊死!
哪怕是纯古代曹操面对几十上百的汉臣们要吊死在未央宫的情况也不得不退让,更何况是学习了新思想不忍心看汉臣们无辜枉死的新曹操呢。
于是曹操退让一步:“好,行,是我曹某人不敬天地鬼神,找人假扮荀令君为我说话的,我这就让他别继续了,这事就这么过去吧。”
“他承认了!陛下,曹贼承认了!”汉臣们纷纷向刘协告状,很显然!这是一个扳倒曹贼的最佳时机!
然而刘协也有自己的思量,他看到长陵的窟窿就知晓高祖高后肯定也活了,却不留在原地等他们集合,后面也没听到任何有关高祖的消息传闻。按照他和刘邦在后世相处的那段时间里的关系,他记得刘邦拉着自己的手说委屈你了,满是对小辈的遭遇的无奈痛惜。
所以刘协觉得,没准高祖想匡扶汉室呢!那自己在宝座上,反而会让高祖束手束脚。
于是在面对汉臣们劝谏正是打击曹操好机会的时候,他说:“朕累了,把曹丕传唤来吧,朕禅让给他。”
“?????陛下啊!!!”汉臣们快疯了,这一天天的都是什么事!!而且,权势正中天的不是曹操吗?他曹家世子都还没确定呢,怎么陛下就要跳过曹操禅让给曹丕了!
最终还是在汉臣们寻死觅活中不得不放弃这个快进剧情的想法。
刘协只能重新组织语言,说:“此事就依魏公所言,就这么过去吧。”
“啊啊啊啊陛下啊!!”汉臣们看着一点话语权都没有的天子,曹贼哪怕是做出了这么过分的事情竟还能就算了,这天下到底是姓刘还是姓曹!汉室要亡了呀!!
总之,为了照顾汉臣们的生命安全,曹操让诈尸的老熟人们就都待在邺城别乱出门,等他们找到了莫名被传回来的原因再回来商议下对策。
吕思彤听完曹操所说,脸上一万个痛苦面具,你们……是不是太放飞自我了?大家好歹上辈子同僚一场,这辈子何苦如此冲击他们的世界观呢!
“先不提那些。”曹操摆摆手,让车驾先去县令的宅邸落脚,然后把本县精通算术的的人都找来,他要问话。
濮阳县说大不大,问卜又是个很少有人从业的贱职,略有名声也就许相师一人。
车驾原本就拥挤,此时再加上吕思彤、嬴政、刘邦、吕雉、李白,更是坐不下的。曹操试图维护自己的好形象,让刘邦吕雉坐车,其他人全部都步行,其实都到县城门口也没多少路了,主要还是一个态度问题。
嬴政不乐意了,刘邦那个小小亭长能有的待遇,自己得徒步?于是他走到前面郡守的马车,指了指说:“我坐这辆,没意见吧。”
经历了太多三观颠覆的郡守不敢直接拒绝这个流民,看向曹操,曹操摆摆手一副随便他的表情,可见两人关系也是不错的,郡守只好让出自己的马车给嬴政坐。
吕雉拉着小吕一起去坐车,看到了侍候在马车边上的司马懿和张春华,掀开车帘子,里面还有两个小孩。
正是五岁的司马师和两岁的司马昭。
吕思彤眼前一亮:“我炒!小泥鳅和小鳝鱼!”
司马昭当即炸了,这蔑称是曹髦那个小皇帝所写的诗中对他和师哥的暗指讽刺,他可一直记恨着呢,尤其是到了后世,袁术那个混球还经常打包响油鳝丝回家,然后一家子鬼就高高兴兴吃鳝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