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姜维重重点头,一众鬼魂都围着他,有说有笑,气氛非常好。
吕思彤在一旁阴暗观察,小声哔哔:哼让你们团聚还搞封建阶级那一套了,绝对要向老王告状!刘玄德同志思想有问题!在姜维坟头和姜维嘻嘻哈哈成何体统!
“小吕,小吕?”诸葛亮看到她阴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唤了两声。
“嗯?”小吕回过神来,眼神略带几分心虚。
老鬼们都笑得乐呵,招招手让她站过来些。
刘备笑着说:“小吕呀,如今钱财你也不愁了,虚名还要增一个吗?”
诶嘿!那当然还是要的。今天先休息一天,暂时不反封建阶级了,等虚名到手再开始反。
小吕搓搓手,说:“权仔封我为大吴魏王,阿瞒封我为大魏蜀王,要不你再给凑齐一个大蜀魏王?呃不对,大汉魏王……”有点怪,大汉魏王岂不是成曹操了吗?那大汉吕侯……不,那就成吕布了呀!
新鬼们听得云里雾里,孙权封大吴魏王???曹操封大魏蜀王???等等,她还直呼曹操叫阿瞒??是不是太没大没小了。虽然他们都是叫曹贼的……
而且新鬼们也没能搞懂其中的逻辑,都不属于自己的地盘,怎么也能封个王出来。好在他们懂得举一反三,遇事不决就是后世的冷幽默。
诸葛亮无奈笑了笑,建议道:“小吕有这么多厉害头衔,依我之见,可以再封个大汉晋王。”
在新鬼们持续疑惑的眼神中,老熟鬼们已经开怀大笑起来,反正她脑袋上那一串封号就是图个乐呵,再乱七八糟也无妨。
小吕听着也觉得很不错,点头道:“好好好,孤甚悦!”
又一阵说笑,因到达剑门关的时候已经是中午,逛了这么一会时间再有其他安排也不可能,所以打算直接从南门原路返回去车站。
汉晋王吕思彤得意洋洋地左手拉着姜维,姜维搭着诸葛亮,诸葛亮边上是刘备;右手拉着赵云,赵云搭着庞统,庞统边上是黄忠和关羽;关羽又和刘备搭着手,形成一个环形站位。反正鬼魂们就算倒着飘也不会撞到人,一人众鬼就这么欢欢喜喜地准备离开景区。
北面一阵急促脚步声,像是在找人,一路呼唤着,声音由远及近。
“伯约!伯约何在!!伯约——伯约——”
本来已经有说有笑的姜维,突然面色一变,当场僵住。
第217章倒霉孩子
一人众鬼驻足停留,都发现了姜维表情上的变化,而阅读过后来记载的老熟鬼们则很快就猜到怎么一回事。十之八九是当年姜维投降时,与其虚情假意称兄道弟的那一位,正是司马昭之心腹,魏国将领钟会。
只不过,按说身为魏国三朝元老钟繇之子、重臣钟毓的亲弟弟,权臣司马昭曾经的亲信,反叛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是他脑子发热所做的不清醒之事。对钟家的处罚,是远没有到达叛国之罪的标准,钟会的尸首还被默许运回魏国好好安葬,其兄过继给他的孩子也保住了命。
既然是带回了魏国安葬,为何会出现在此地,还是说是别的鬼?
小吕若有所思,由此往北走有一处景点为“钟会故垒”,是指以前钟会驻扎的地方,按来说就算有什么东西遗落,这么些年也早该没了呀,为何他的鬼魂也能在这边醒来。
姜维与众鬼抱拳,说:“既还要去见马超将军,还是赶紧启程吧,待一会儿天黑了多有不便。”他是不想再和钟会有往来了,违背自己内心整天和个敌人称兄道弟别提多恶心了,尤其钟会那厮的人格魅力实在太低,空有个好看皮囊和显赫家世,传闻中的神童聪慧也没见得多厉害。
更是大言不惭敢说什么兵败则退居一方,不失为刘备也。他好意思吗,他敢和先帝比?他是什么玩意!
季汉的鬼魂们互相看了看,他们对钟会这人说不上多少喜恶,比起攻破成都后滥杀无辜筑京观搞恐怖威慑的混账玩意邓艾,钟会至不许令士兵抢掠,在出发的途中经过定军山武侯墓时还礼貌祭拜了,不管是表面功夫还是真敬佩,个人品德上不算差。
而老鬼们哪怕是诸葛亮,和姜维相处的时间也只有短短几年,他们对姜维的大部门了解都来自于后世留存的书籍。
在《三国志》中,史官在描写姜维投降后和钟会的关系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且在钟会篇里又写了“与维情好欢甚”,甚至在最后兵败死之前,姜维还带着钟会的部下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来。
老鬼们认为,姜维投降魏国虽是假,但忘年之交的情谊还是有几分的,何况钟会那小子更是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被骗,也算是在姜维生命最后时光一起奋斗阵亡的友人了,所以觉得见一见也无妨。
然而,姜维万分不解,说:“钟会乃是魏国将领,因灭我大汉而封司徒,其人狡诈城府,不宜往来。”
老鬼们自然还是以姜维的想法为主,他如此反感,说明记载上的未必真切,不过是伪装出关系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