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与王霖的想法不合。
在王霖看来,都是他的儿子,除了储君之位只能有一个之外,其余诸子不能人为分成三六九等。
而且李纲等人认为,不宜实封。
像耶律南仙儿子王豪这般确定实封为西夏郡王的个例,不宜再多。
王霖缓缓道:“诸位爱卿都知道,朕与历朝历代君王不同,朕待身边女眷皆一视同仁,所以,朕希望对诸皇子皇女,也能一视同仁。
朕同意李相等人意见,暂不实封,最高封为两字郡王,待诸皇子成年后,再行晋封也不迟。”
吴敏皱眉道:“陛下,历朝历代都是母以子贵,而子封衡其生母。若是陛下执意一视同仁,诸皇子幼年倒无不可,但日后诸皇子成年之后,臣担心会……”
王霖淡然一笑:“吴相多虑了,朕的儿子,不会。
最起码,朕会想尽一切办法,不会让朕的皇子重蹈覆辙,起夺嫡之事!”
吴敏沉默下去。
皇帝的话他不是太认同。
皇权之争,自古有之,皇帝纵然英明神武,怕也难逃窠臼。
吴敏与李纲、郭志舜、黄岐善和宗泽交换了一个眼神,其实皇帝的反应他们也在意料之中。
既然皇帝坚持,反正诸皇子年岁尚小,且不必考虑太多,依了皇帝便是。
宗泽便拱手道:“陛下若坚持,臣等保留意见,但遵旨而行。”
王霖又望向了张浚等军机大臣。
张浚等人一起躬身道:“臣等遵旨!”
……
当日午后。
御书房中,诸女齐聚。
王霖的六子四女皆被其母拥在怀中,跪伏在御书案前。
除了两岁多的太子王翰和长女王贞之外,其余皇子皇女其实还是一个个奶孩子,根本不知道今日的册封大会意味着什么。
王霖端坐不起,将手中经内阁签发的即将明发中外的圣旨交在了女官上官清手上。
上官清声音清脆而沉凝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仰荷天休,丕承帝统。景命有仆,祚胤克昌。式弘建国之谟,茂举大封之典。宜膺茅土,以有家邦。
兹特封:皇子王破虏为会宁郡王,皇子王城为益都郡王,皇子王豪为西夏郡王,皇子王渊为东平郡王,皇子王辽为平辽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