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缓缓说道。
临安公主轻声说道:“待会儿你歇息片刻,俺给你熬点汤缓缓劲儿。”
“不必如此麻烦的,姑姑估摸着很忙的。”
临安公主拉着李芳和李茂说道:“还不向皇孙殿下行礼。”
两个家伙正要行礼时,朱雄英急忙说道:“不必客气了,都是一家人。”
李芳吐吐舌头说道:“拜见表哥。”
朱雄英抚摸着李芳的脑袋说道:“九月份了记得去北平书院报名。”
李芳点头说道:“母亲已经告知我了,八月初就与弟弟同去北京书院报名。”
闲聊片刻以后,朱雄英迈步走进府邸,向着李善长的牌位上了香以后,回头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拿出洪武大帝提前备好的圣旨说道:“尔等接旨吧。”
李存义,李琪,李芳,李茂等人随即喊道:“臣等接旨。”
只听朱雄英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淮右布衣起,提三尺剑荡平群雄,定鼎华夏,再造乾坤。数十载栉风沐雨,非朕一人之功,实赖诸公辅佐。今韩国公李善长溘然长逝,朕心悲怆,抚今追昔,往事历历,不可不书,以彰其功,以慰忠魂。”
“忆朕起兵之初,天下纷乱,元室倾颓,群雄并起。濠州城中,李善长首谒军门。彼时朕虽有壮志,然前路茫茫,不知何往。善长以长者之风,陈说汉高祖刘邦起于亭长,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而成帝业之事,劝朕效之。其言如暗夜明灯,令朕豁然开朗,坚定逐鹿天下之志。自此,善长入幕参赞,掌书记,主馈饷,为朕安定后方,谋划长远。”
“及大明立国,百废待兴,善长之功,更是彪炳千秋。他与诸臣一同制定《大明律》,斟酌损益,使律法宽严适中,既保社稷安稳,又护百姓周全,厘定官制,明确各衙门职责,使政令畅通,规划礼仪制度,上至皇室祭祀大典,下至百姓婚丧嫁娶,皆有章可循。在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之策,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减免税赋,数年之间,天下户口渐增,田野日辟,百姓衣食渐丰。朝堂之上,善长总理中书省事务,调和诸臣,殚精竭虑,使政务运转如丝,有条不紊。”
(洪武大帝的开国功臣们会逐渐凋零,就先从李善长开始吧。)
(咱们就不按照历史来了,诸位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