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既现,万金将出”?!清隐道人的这八个字听起来就像一道生涩的符咒,听得我云里雾里,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脱口而出问道:清隐道长,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呵呵呵——”,清隐道人声音低沉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在浓雾中显得有些飘忽。
他动作熟练地将那支“丹元朱鬣”随手插回了道袍的衣领处,一边整理着衣襟,一边缓缓说道:师父说,这五十斤金子要靠小道一点一点的去凑,怕是等到小道羽化了,也凑不够那个零头!不过——,师父说,师祖曾经告诉过他,长乐宗百余年来一直流传着一句谶语——“青金既现,万金将出。太渊启钥,鼎倾神扶。”
这是长乐宗流传的谶语?!这几句话都是些什么意思啊,我怎么一点也听不懂呢?!我有些狐疑地看着他,没有插话。
清隐道人斜睨了我一眼,继续说道:师父让小道记住这几句话,静候时机,“仙云观”重建定指日可待!
呃——?!我反正是没有听懂这几句话代表什么,不知道清隐道人是怎么理解的。
小道一直也未曾弄懂这谶语的含义,直至有一日——。清隐道人说着话,看向我的眼神变得愈发得怪异,邪魅地笑道:马尾崖上来了两位奇怪的客人。
马尾崖?!他提到了这马尾崖?!我不由朝着神龛的方向瞅了一眼,心里想着:会是什么奇怪的客人呢?!难道跟那谶语有关系?!
其中一位客人对那土地庙里的雷神像非常感兴趣。他眼神怪异地看着我,继续讲述着:他似乎知道那雷神像的质地,知道长乐门,也知道“仙云观”,甚至还知道“烛龙令”“聚财令”和“缚龙索”,却偏偏不愿意请上一道我这石桌上的符咒!
“呃——?!”听到这里,我的身子一僵,这听起来,怎么好像说的是我呢?!
小道十分无奈。他的嘴角微微一撇,说道:便随手写了一道“万法归一符”与他。
“呵呵呵”。他轻声笑着,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好笑之事,跟着说道:我在这马尾崖,前前后后十余年,写了不下万道符咒。常人请了符咒,拿到手后无非是随身珍藏或镇宅供奉,以期驱邪挡煞、避秽化煞,基本无人问津这使用的咒语。可偏偏这位客人,要追问这“万法归一符”有何用,如何用,能用几次?!
咳——!我不自然地轻咳了一声,脸上有些赫然,这他妈说的不是我,又是谁呢?!搞不懂,他忽然提到我又是什么意思?!
不过到了付香资的时候,这两位客人却没能凑够一道“万法归一符”的香火钱。清隐道人脸上的笑意更盛了,继续说道:为了证明身上确实香资不够,他掏空了衣兜。
掏空了衣兜?!等等!我的心里微微一动,似乎想起来了什么。
我猛地倒抽一口冷气,瞳孔骤然收缩,惊愕万分地死死盯着清隐道人,心里想着:第一道“万法归一符”最后是用大姐在“水鬼荡”对面河滩上捡到的、随手塞给我的那个小金疙瘩换回来的!那颗毫不起眼的青灰色的小金疙瘩,难道是——!
不错!正是那颗青灰色的金子!清隐道人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他长长地吁出一口气,那只一直似乎无意识把玩着什么的手,终于缓缓摊开,伸到了我的眼前。
掌心之中,一颗蚕豆大小、表面带着独特青灰暗哑光泽的金疙瘩,静静地躺在那里,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微弱光芒!